一、事业编制怎样考取?
事业编制考取的方法:
根据招考公告,按要求报名参加,考试全部通过,即可考取事业编制
事业单位招考公告一般情况下发布在省,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的人事考试中心的网站上,笔试和面试基本上各占一半,分数有的46开,一般无最低分数线。
1、个人报名
报名人员登陆指定的报名网站(各地人事考试信息网),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信息资料。应聘人员在资格初审前多次登录填交报名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报名资格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不能更改。报考人员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注:部分地区采取现场报名。
2、单位初审
招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在报名期间查看本单位的网上报名情况,根据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资料,对前一天的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在网上公布初审结果。
如果招聘单位在几个工作日内(各地方规定不同),未对报名人员信息进行处理,则视为初审通过。网上报名期间,招聘单位会公布咨询电话并安排专人值班,提供咨询服务。对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招聘单位应留存应聘人员的报名信息,以供资格审查时参考。
报名人员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后,可在第二天至查询时间截止之日前登录网站,查询报名资格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要于规定日期前登录当地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缴费,逾期不办理网上缴费手续的,视作放弃。缴费成功后,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一般在考前一周可以打印)。
3、资格审查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在面试人员名单确定之后,需按招聘信息公布的要求,向招聘单位提交本人相关证明材料。取得面试资格的应聘人员在面试前3天仍未向招聘单位提交有关材料的,则视为弃权。
经审查不具备报考条件的,经主管机关核准后,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4、笔试
笔试考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应聘人数和考试情况确定。
5、面试
面试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指导下,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备案的面试方案组织实施,面试方案的备案应在面试前一周完成。达到笔试 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岗位由高分到低分按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
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达不到规定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确定后,由招聘单位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
6、考核体检
按照招聘岗位,根据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同一招聘计划应聘人员出现总成绩并列的,则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对考核、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可从其他进入同一岗位考核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
根据实际需要,既可先进行考核也可先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考核小组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被考核对象,并写出书面考核意见。考核、体检工作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分类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3、自主事业单位
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二、事业单位正式人员考取公务员后如何定级?
事业单位正式人员考取公务员后定级的方法如下:
1.事业单位人员考录公务员后,需要在职务和级别两方面进行定级。
事业单位考录公务员是现在事业单位人员很重要的一条出路,尤其是很多县以下事业单位人员,每年公务员考试都会参加,通过公务员考试来改变身份。事业单位考录公务员后,也会面临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也需要转正定级。转正定级包括职务定级和级别定级两个方面,职务定级就是确定你到底是定为办事员、科员,还是副主任科员等,级别定级就是公务员工资中的级别档次,与你的级别工资直接相关。
2.职务定级主要按照学历定级,这和新参加工作人员是一样的,并且之前经历一般不作为公务员提拔任职的年限。
公务员职务定级主要依据是学历,不论你是工作多年的事业人员、企业人员,还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试用期一年后的转正定级主要根据你的学历来进行。比如,新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获得本科学历的,职务定为一级科员,级别定为25级,获得硕士学历学位的,职务定为四级主任科员,级别定为24级。并且这里的职务定级,和你是不是具有工作经历没有任何关系,将来职务提拔时,你之前在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也不计算为提拔的任职年限。
3.级别定级和工作经历有很大关系。
虽然职务定级主要的依据是学历,但是级别的定级除了和学历有关系外,还与你的工作经历也有很大关系,因为,级别定级是参照和事业人员同等条件下的公务员定级情况来的,只不过比直接考录公务员的,多了一年试用期。比如,2016年以本科学历考录事业单位,2019年又以本科学历考录公务员,那么在2020年定级的时候就可以定为25-3,而如果没有工作经历的本科毕业生只能定为25-2,也就是说有工作经历的比没有工作经历的高定一档。
三、如何考取乡镇事业编制?
参加每年的各省市的事业单位考试
四、交警如何考取事业编制?
基本和公务员考试差不多。具体你可咨询招考单位。
参加申论、行测、公安专业考试,体检身高170cm以上,不超重,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无乙肝、无贫血、无三高,免疫功能正常,体测一般4X10
12秒,1000M
4分05秒,引体10个,立定跳远2.2米为合格标准,然后政审。
五、医技人员怎样考取编制?
医技人员可以通过参加人事劳动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考取编制。一般事业单位需要招聘工作人员,需要向当地人事劳动部门报告,人事劳动部门审批同意后发布招聘公告,考生通过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后可以考取编制。
有时特殊情况可以直接考核招聘,就是不进行笔试,直接进行面试。
六、事业编制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吗?
可以。虽然有些限制,但是考上事业编还能考公务员。根据搜索结果1和2,2022年国考公告并没有明确禁止事业单位人员报考公务员,只是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此外,各地区的省考也允许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参加公务员考试,但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如满足最低服务年限或征得单位同意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报考公务员,首先要看考生所任职位是否有最低服务年限,如果任职没有达到最低服务年限,原则上不得报考;如果满足,考生可以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但要征得所在单位的同意报考证明后才可以报考
七、医院事业编制人员如何转公务员?
达到管理岗六级以上可以转任公务员,专业技术副高及以上职称可转任公务员。
八、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如何转公务员?
街道事业编人员有三种途径可以转为公务员:
一是通过参加公务员“国考”“省考”,即参加每年举行的省级公务员招考,其岗位大多在乡镇等基层单位,还有一些公检法单位的岗位。至于国考的岗位,以海关等技术岗位较多,部委机关也有不少普通岗位。
当然,街道事业编人员若要报考公务员,必须满足工作年限超过1年的要求。
二是参加副科级岗位选拔,主要是参加各个地方的副科级领导岗位的招考,也可以参加街道内部的公开竞聘,一旦成功跻身副科级领导行列,就有可能调任公务员岗位。
三是破格提拔使用的情况,这指的是某位事业编人员属于公务员单位紧缺的高科技人才,譬如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是可以破格引进到公务员单位的,但现在这种情况比较罕见,而且要求也很高。
九、我考上公务员后,编制却是事业编制?
如此说来。你们当地国税局信息中心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虽然你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但是性质上属于事业编制身份,不过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其晋升、待遇等均是根据《公务员法》来执行。
十、事业编制能重复考取吗?
可以
1、考上事业单位后是还可以再考事业编的。根据事业单位报考条件,只有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党籍或公职、公务员招考中舞弊、被列为失信惩戒对象的人员、被公务员单位开除和试用期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可以报考事业单位,其他人员只要满足事业单位报考的招聘公告和职位要求就可以报考。
2、对于事业编制内人员来说,除了事业单位考试,还可以参加市直或省直类的事业单位遴选考试,这类考试是事业单位从编制内部选拔人才的方式,各地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多关注下相关的公选遴选考试,只要满足条件即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