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务员中山人才网

公务员评优奖励规定?

153 2024-08-16 11:44

一、公务员评优奖励规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年终考核等次分不称职、称职和优秀三类。优秀名额在单位行政在编在岗人员的10%以内,年底由单位职工不记名投票确定,单位党委(党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平时工作表现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优秀人员再公示上报。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对优秀人员给予一次性1500元奖励,对连续三年评定为优秀的人员记三等功,给予3000元奖励。

二、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公务员奖励规定?

公务员奖励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第三条规定:第三条 公务员奖励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及时奖励与定期奖励相结合,按照规定的条件、种类、标准、权限和程序进行。具体说来,公务员奖励的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②公平合理,奖不虚施的原则。即公开、平等、合理,论功行赏。

③奖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规定试行全文?

第一条 为了体现党和国家对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的关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发挥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

(三)分级分类、合理适当。

第三条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负责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工作的政策制定、综合管理、统筹协调等。

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总工会等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

第四条 功勋荣誉获得者享有崇高礼遇,设立党、国家、军队功勋簿记载功勋荣誉获得者及其功绩。

第五条 优先推荐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作为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人选,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担任职务。

第六条 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可以受邀请参加党和国家庆典及各级党委和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军队举办的重要庆典、纪念活动等。

第七条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走访慰问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

对于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发放春节慰问金。春节慰问金标准根据功勋荣誉表彰奖励层级确定,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

第八条 对于表彰奖励获得者发放奖金。奖金标准根据奖励层级、行业特点、表彰规模、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

对于获得表彰奖励的集体,不发放奖金。

第九条 适当提高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工资或者薪酬待遇。对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功勋荣誉获得者,高定 5个档次或者薪级;国家级表彰奖励获得者、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分别高定 2个、1个档次或者薪级。对于在企业工作的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企业应当提高薪酬待遇。

第十条 对于按国家规定办理退休手续或者不属于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达到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可以发放荣誉津贴。发放办法及荣誉津贴标准由各地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

第十一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组织本地区本系统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开展休假、疗养、体检、学习培训、考察交流等活动。

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应当对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在就医、落户等方面给予优待。

第十二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为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建立荣誉、技能、创新工作室,按规定发行邮票、纪念币和树立雕塑,采取创作主题文艺作品、制作播出公益广告、载入地方志等形式,弘扬其突出功绩和精神风范。

第十三条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地区本部门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信息数据库。整合建设全国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做好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的服务、管理工作。

按规定及时落实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对于被撤销功勋荣誉表彰奖励的,按规定及时撤销相关待遇并追缴所获奖金等物质奖励。

第十四条 落实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所需经费列入同级政府预算。

中央财政负责勋章、荣誉称号、国家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部级表彰奖励的奖金所需经费。

省级财政负责本地区省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和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除奖金外待遇所需经费。

第十五条 军队单位和人员获得功勋荣誉表彰奖励,应当享受相应待遇的,按军队有关规定执行。

退役军人在服役期同被中央军委授予勋章、荣誉称号的,享受相应的勋章、荣誉称号待遇;受中央军委表彰的,按规定享受国家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立一等功的,中央军委授权大单位、中央军委机关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的,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第十六条 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待遇,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获得功勋荣誉表彰奖励的外国人,相关待遇按现行政策规定办理。无明确规定的,由授奖主体商表彰奖励主管部门和有关外事部门确定。

第十八条 本规定适用于勋章和荣誉称号获得者,以及国家级表彰奖励、省部级表彰奖励明确享受待遇的人员。对于不享受待遇的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获得者和市(地)、县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可以由授奖主体发放一次性奖金。

第十九条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根据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备案。

四、公务员考核细则和奖励规定?

第一条 为了充分调动国家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国家公务员忠于职守,廉洁从政,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对国家公务员的奖励,应当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第三条 国家公务员有下列表现之一,应当予以奖励:

1.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

2.遵守纪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起模范作用的;

3.在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4.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5.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国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6.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

7.防止或者挽救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8.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的;

9.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维护社会公德和社会治安,表现突出的;

10.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有功绩的;

11.在对外交往中,为国家争得荣誉和利益的;

12.有其他功绩的。

第四条 对符合第三条规定的国家公务员,应当及时给予奖励。

对在本职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一般应当结合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进行。

对在特定环境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应当随时给予奖励。

第五条 对国家公务员的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优良成绩的,应当给予嘉奖;

对在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应当给予记三等功;

对在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当给予记二等功、一等功;

对功绩卓著,有特殊贡献的,应当授予荣誉称号。

第六条 国家公务员的奖励由国家公务员所在机关或者上级机关按照下列权限批准:

嘉奖、记三等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五、执行监督规定试行全文

第一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法院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监督和支持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执行权。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仲裁裁决以及公证债权文书等法律文书的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第四条  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案件,由执行法院所在地同级人民检察院管辖。

  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办理下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民事执行监督案件。下级人民检察院对有管辖权的民事执行监督案件,认为需要上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办理。

  第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应当提交监督申请书、身份证明、相关法律文书及证据材料。提交证据材料的,应当附证据清单。

  申请监督材料不齐备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申请人限期补齐,并明确告知应补齐的全部材料。申请人逾期未补齐的,视为撤回监督申请。

  第六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认为民事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法律规定可以提出异议、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没有提出异议、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但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或者申请复议,人民法院审查异议、复议期间,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又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但申请对人民法院的异议、复议程序进行监督的除外。

  第七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事执行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依职权进行监督:

  (一)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执行人员在执行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执行等违法行为、司法机关已经立案的;

  (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需要跟进监督的。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因办理监督案件的需要,依照有关规定可以调阅人民法院的执行卷宗,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配合。

  通过拷贝电子卷、查阅、复制、摘录等方式能够满足办案需要的,不调阅卷宗。

  人民检察院调阅人民法院卷宗,由人民法院办公室(厅)负责办理,并在五日内提供,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提供的,应当向人民检察院说明理由,并在情况消除后及时提供。

  人民法院正在办理或者已结案尚未归档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时可以直接到办理部门查阅、复制、拷贝、摘录案件材料,不调阅卷宗。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活动中可能存在怠于履行职责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了解相关情况,人民法院应当说明案件的执行情况及理由,并在十五日内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

  第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执行监督检察建议,应当经检察长批准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制作检察建议书,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检察建议书连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级人民法院。

  检察建议书应当载明检察机关查明的事实、监督理由、依据以及建议内容等。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民事执行监督检察建议,统一由同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收到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建议书后,应当在三个月内将审查处理情况以回复意见函的形式回复人民检察院,并附裁定、决定等相关法律文书。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回复意见函应当载明人民法院查明的事实、回复意见和理由并加盖院章。不采纳检察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逾期未回复或者处理结果不当的,提出检察建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职权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其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应当跟进监督的,应当向其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月内提出审查处理意见并以回复意见函的形式回复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检察院的意见正确的,应当监督下级人民法院及时纠正。

  第十五条  当事人在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过程中达成和解协议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将和解协议送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申请监督的案件,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不存在违法情形的,应当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在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制作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发送申请人,并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人民检察院办理依职权监督的案件,认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不存在违法情形的,应当作出终结审查决定。

  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认为检察监督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建议。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建议后三个月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的回复有异议的,可以通过上一级人民法院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建议正确的,应当要求下级人民检察院及时纠正。

  第十八条  有关国家机关不依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义务或者协助执行义务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检察建议。

  第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在办案中发现被执行人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且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侦查的,应当移送侦查监督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建立完善沟通联系机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促进民事执行法律监督工作依法有序稳妥开展。

  第二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行政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7年1 月1日起施行。

六、书籍稿酬试行规定?

一、书籍稿酬规定都有哪些

  书籍稿酬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著译者的正当权益,繁荣创作和学术研究,鼓励著译者和提高出版物的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著译一经出版或发表,应根据作品质量的高低,著译的难易,付给适当的稿酬。初版的书按照字数付给著译者基本稿酬,并且按照印数付给著译者印数稿酬;再版时不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数稿酬。

  第三条 基本稿酬标准:

  (一)著作稿:每千字10至30元。确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著作,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文艺理论的专著,必须从优付酬者,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40元。

  (2)翻译稿:每千字8至24元。特别难译而质量优秀的译稿,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35元。

  由外文译成中文,对原著作者不付稿酬;对翻译者,按上述标准付酬。

  由中文译成外文,对翻译者按本条第(1)款规定的稿酬标准付酬。对原著作者按该著作翻译稿酬的20%至40%付酬。

  由少数民族文字译成汉文,对原著作者按本条第(1)款规定的稿酬标准定级支付60%的稿酬。

  对少数民族文字翻译者所付的稿酬,按本款规定的外文译成中文的标准,另加25%至30%付酬。

  由汉文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对原著作者不付稿酬。

  (3)古籍稿:

  古籍整理,古籍的今译、笺证、注释、集解,每千字9至18元。对特别繁难,质量又高的,可适当提高,但每千字不得超过30元。

  古籍资料的辑录、汇编,每千字5至12元(不付印数稿酬)。

  各种古籍索引,每千字5至10元(不付印数稿酬)。

  断句、校正错讹,每千字4至8元(不付印数稿酬)。

  标点加一般校勘,每千字5至10元;难度大的标点加繁重校勘,可适当提高,但每千字不超过1515元(均不付印数稿酬)。

  (4)词书稿:

  词书条目,照本条第(1)款标准,按版面折合的字数计算,另外增加15%至25%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百科全书词条编撰,每千字24至30元,另增加20%至30%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5)根据他人著作改编和缩写的书稿,按本条第(1)款标准的40%至60%向改编者付酬。并按改编费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按改编费的10%至20%向原出版者付酬。

  (6)译文的校订费,每千字4至10元,不付印数稿酬。由译者请他人代为校订者,费用由译者自付;出版社请他人校订者,校订费由出版社支付。

  (7)索引和图书资料辑录,每千字3至7元,不付印数稿酬。

  (8)约请社外人员编选的书籍付编选费,按每万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数稿酬。

  约请社外人员编辑加工的书稿,付编辑加工费,按每万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数稿酬。

  (9)约请社外人员审查书稿,付审稿费。一般书籍的审稿费按每万字10至20元付酬;对于繁难的专著,可适当提高,但每万字不超过40元;不付印数稿酬。

  第四条 印数稿酬:

  (一)一般书籍的印数稿酬,按基本稿酬总额的百分比支付:

  (1)印数在一万册以内的,以一万册计算付基本稿酬的8%;

  (2)印数超过一万册的,其超过部分以千册为计算单位(不足一千册的,按千册计算),每千册付基本稿酬的0.8%。

  (二)对确有重要学术理论研究价值而印数较少的专著,印数在一万册以内的,以一万册计算,付基本稿酬的30%;印数超过一万册的,按本条第(一)款之(2)的规定支付。

  (三)本条(一)(二)两款规定的印数稿酬,每次重印均应累计过去的印数。不论初版还是重印,出版社均应在版本记录页上如实注明印数。

  (四)学习用书、临时教材或由于其他客观原因而大量印行的著译,在第一次出版后两年内,印数在10万册以下者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标准付酬;超过10万册以上,视不同情况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30%至50%付酬。

  第五条 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著译,辑成个人专集出版,付给著译者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编选不同著译者的报刊文章合集出版,对著译者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出版社约请多人分章撰写,内容相互有连贯性的专著,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出版社约请多人撰写,单篇独立(没有连贯性)的合集,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期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已发表过的作品,按第三条第(1)款标准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并按第三条第(1)款的10%至15%向首次发表该作品的报刊付酬。

  第六条 出版社已接受出版的著译,属于非作者原因未能出书者,出版社应按该书稿基本稿酬的30%至50%付给作者著译费(书稿归作者所有)。出版社主动约稿,但因稿件质量不合格未能出书者,出版社视具体情况,酌付少量的约稿费。

  第七条 解放前出版过的著译重印或校订重印,支付部分或全部基本稿酬(对已故作者著译的付酬办法见第八条)。解放后出版(或再版)的已付过基本稿酬的著译,再版以及辑成个人专集(包括全集、选集、文集等)或和他人著作合集出版,不再支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数稿酬。著译修订再版,视修订程度支付修订费。修订费按增补部分的实际情况付酬;修订后,质量有显著提高,可重新支付原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但其印数稿酬,仍应累计原来的印数。

  第八条 对已故作者稿酬的继承问题,按以下规定办理:

  (1)著译者死亡在30年以内者,出版其未曾发表过的遗作,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再版只付印数稿酬,不付基本稿酬。

  (2)著译者死亡超过30年者,重印其作品不再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出版其首次发表的遗作,仍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

  第九条 一部书稿分别出版不同字体的版本,或以几种装帧形式出版,或改变书名重印,或由一家出版社转移到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或编进另一书时,除对首先出版的版本付一次基本稿酬外,对另外的版本不付基本稿酬,但应累计印数,付印数稿酬。

  出版社将一种书籍分地印造,或经地方出版社租型造货,其印数均应一并累计。印数稿酬由供型的出版社付给。

  第十条 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为计算单位,不足千字的作千字算。诗词每10行作千字算(曲艺等韵文体行数计算从诗词)。旧体诗词稿酬可酌量提高。乐曲、歌词、画稿、地图等付酬办法,另定。

  支付稿酬的字数按实有正文字数计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数乘以全部实有的行数计算。一般文字的末尾排不足1行的和占行的题目按1行计算。标点排在行外的,字数加十分之一计算。

  出版社编辑部增加的例言、说明、注解、目录、索引或其他附件,书上排印的中缝、书眉、页码和翻译书籍中就原书复制的图表以及附录转载的文件资料,均不计稿酬;但翻译书籍的附录、图表内夹有译文的,译文部分计酬。

  第十一条 封面和图表的设计,以及中外文对照表的编纂等,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付酬标准另行拟定。

  第十二条 出版者同著译者应签订约稿合同或出版合同,是否预付稿酬,由合同约定,但书籍出版后,应在一个月内付清全部稿酬,每次重印应在出版后一个月内结付印数稿酬。

  第十三条 书籍出版后,出版社应送给著译者样书,一般性的书籍可送10至20本,情况特殊的可以酌增酌减。对著译者购书应予以优待,在100本以内者,可以按批发折扣售给。情况特殊者,在售书数量上可酌增酌减。

  第十四条 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的著译,按本规定以人民币支付稿酬。外国人(包括中国血统的外籍人)的著译(国外未曾出版过),在我国首先出版者(不含翻译或重印),稿酬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各出版社可根据本规定,视具体情况制定本社的稿酬实行办法,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送有关出版行政机关和国家版权局备案。各级出版行政机关和出版社的有关领导部门要加强对稿酬的管理,监督执行。出版社不得任意提高或压低稿酬标准,如有违反者,版权行政机关要予以纠正。各出版社应实行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辑三级审查确定稿酬的制度。

  第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的付酬标准,报纸、期刊可参照执行,但不付印数稿酬。

  第十七条 本暂行规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实行,计酬界限以版本记录页上的出版日期为准。初版的书籍以本暂行规定的稿酬标准支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再版书的印数稿酬,根据本暂行规定的基本稿酬数额,按第四条的规定付酬。

  第十八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于国家版权局。

七、公务员体检试行标准?

   公务员录用的体检标准中,首先血压要正常,要控制在140mmHg-90mmHg范围内,其次是不能有传染性的疾病,最后就是一些患有一些疾病不合格,但治疗痊愈后是可以达到合格标准的,比如心脏类的疾病。公务员录用标准体检,可以说,公务员录用的体验有着严格标准,对于通过笔试和面试的考生来说,如果在体验环节被刷就十分可惜了。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克山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脏病不需手术者或经手术治愈者,合格。

八、公务员奖励性绩效最新规定?

  公务员绩效工资以月度考核为依据,月度考核内容为:

(一)月度考核内容为每位公务员月度工作计划、工作服从、工作负荷、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协作、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8个考核指标。每个指标分优、良、中、差四个测评级次,对应分值分别为3分、2分、1分、0分。

(二)半年度、年终考核内容分德、能、勤、绩4个方面,共18个考核指标。每个指标分优、良、中、差四个测评级次,对应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1分。

  1 . 德。主要设思想素质、遵纪守法、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廉洁自律5个指标。

 2 . 能。主要设工作思路、业务水平、基本技能、组织能力、调研分析5个指标。

3 . 勤。主要设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工作负荷4个指标。

4 . 绩。主要设履行职责情况、工作创新、工作满意度、工作成效4个指标。

九、公务员奖励国家是怎么规定的?

公务员的奖励按照规定,由低到高分别是: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和荣誉称号。

年终一次性考核,获得优秀的同志可以被看作是受嘉奖一次,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可以记三等功。

在工作中,对做出较大贡献的,记三等功;对做出重大贡献的,记二等功;对做出杰出贡献的,记一等功;对功绩卓著的,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称号。

此外,公务员的特殊荣誉称号是奖励最高的级别等次,比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最低的授予机关是省级以上机关。所以人民满意公务员有两种,一种是某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另一种是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

十、干部双重管理规定试行全文?

为了健全和完善干部双重管理制度,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我部1983年10月发布的《关于改革干部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精神和干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现将干部双重管理工作中主管与协管双方职责权限和任免程序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和地方党委,都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将双重管理单位的领导干部职务区别主管、协管,列入管理干部职务名称表。

  

  二、在干部管理上实行双重管理,以中央各有关部门为主的,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的职责是:

  

  1.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党委换届时,审批党委会候选人及党的关系不在地方和跨省区的单位党委会选举结果;

  

  2.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3.干部考察、考核、任免、调动、交流、出国审批、工资待遇、行政奖惩、干部档案管理;

  

  4.政治审查;

  

  5.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干部岗位职务培训和各类业务培训;

  

  6.退(离)休工作和老干部管理;

  

  7.后备干部选拔培养;

  

  8.干部队伍的管理。

  

  地方党委协助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责是:

  

  1.对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提出建议,审批党的关系在地方的党委会换届选举结果;

  

  2.协助做好党政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工作;

  

  3.协助做好干部考察、考核和政治审查工作;

  

  4.协助做好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和业务培训;

  

  5.推荐优秀干部,协助做好干部交流工作;

  

  6.协助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

  

  7.协助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三、在干部管理上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党委为主的,地方党委的职责是:

  

  1.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党委换届时,审批党委会候选人及选举结果;

  

  2.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3.干部的考察、考核、任免、调动、交流、出国审批、工资待遇、奖惩、干部档案管理;

  

  4.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培训;

  

  5.政治审查;

  

  6.退(离)休工作和老干部管理;

  

  7.后备干部选拔培养;

  

  8.干部队伍的管理。

  

  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协助地方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责是:

  

  1.对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提出建议;

  

  2.协助做好党政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工作;

  

  3.协助做好干部考察、考核和政治审查工作;

  

  4.指导和规划本系统干部岗位职务培训和各类业务培训,并会同地方党委安排落实;

  

  5.推荐优秀干部,协助做好干部交流工作;

  

  6.协助做好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

  

  四、主管协管双方可从实际情况出发,经协商后,将某些干部管理工作委托对方办理。

  

  五、主管协管双方要做好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调整配备领导班子考察干部时,主管方要事先邀请协管方参加,协管方要积极配合,一般不要重复考察。考察干部协管方没有参加的,主管方在考察后应向协管方通报情况。

  

  六、凡任免调动干部,主管方须事先征求协管方意见。征求意见要正式行文,并附干部任免呈报表,属于提拔任用的应附考察材料。一般情况下,协管方应在接到征求意见函后一个月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不复的,可视为没有意见。

  

  换届时,主管方应提前两个月发函征求协管方意见。

  

  为了减少工作环节,征求和答复意见时,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只对省(区、市)党委或省(区)辖市党委,省(区、市)党委和省(区)辖市党委只对中央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具体工作分别由中央有关部委干部、人事司(局)和地方党委组织部(或由地方党委授权的部门)负责。

  

  干部任免后,主管方要将任免通知及时抄送协管方。

  

  七、主管协管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不要仓促作出决定,要认真协商,充分听取和考虑对方意见,在此基础上由主管方作出决定。向中央备案的,要将协管方的不同意见在备案报告中注明。

  

  八、主管和协管双方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联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做好干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