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务员中山人才网

公务员逻辑和考研逻辑题有何区别?

87 2023-10-11 11:49

一、公务员逻辑和考研逻辑题有何区别?

考研逻辑题更多,也更难,和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逻辑部分题目相似但是难度大些,30题,60分。所以对考研管理类联考考试里面的逻辑题比较的清楚,就难度来对比公务员考试里的逻辑,要难很多。而且这两个考试类型不太一样,单选公考难,考研的逻辑推理比公考难。

二、公务员考试政治题?

公务员考试中,在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一科中,有时事政治的内容。

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中,往往有1-3道与时政相关的常识题目,侧重考查的是国内外当年或上一年度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法律制定或修改、重大科技成果、全国范围大型活动、国家建设大事、重大国际事件等。建议复习这个知识点时注意三点:一是关注有代表性的重大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就是在改善民生、保护环境、改革发展中党和国家着力解决的问题。二是注重问题的细节。比如民生问题中的医改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对此要多记忆,做到细致入微。三是亲自动手,把近一年的时事政治,按照月份先后整理出来。这样眉目清晰,事半功倍。

三、公务员考试奇葩题?

公务员有很多奇葩题,考察内容多种多样,比如使用水杯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例题如下: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杯子的使用方法长期来看对人体最没有危害的是:A.用玻璃杯喝冰橙汁

B.用不锈钢杯喝碳酸饮料

C.用塑料杯盛放刚烧开的水

D.用内壁涂有彩釉的陶瓷杯喝热姜汁

四、公务员逻辑判断题做题技巧?

技巧很重要因为公务员考试的逻辑判断题,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高,而且往往会出现陷阱和干扰选项,需要特别的技巧去解决。首先,要注意审题,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其次,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常识判断的方法,剔除不合逻辑的选项,凸显正确答案;最后,要练好平常心,不被难度和压力吓倒,保持冷静思考,找到正确答案。以上是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做题的基本技巧。对于更高难度的逻辑题,还可以延伸扩展知识面,增强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比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注重熟悉考试的规律和出题趋势等。这些,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考生更好的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判断题。

五、公务员逻辑思维指哪些题?

逻辑思维一般都是逻辑推理、数字推理,图形推理

六、公务员考试考行为逻辑吗?

公务员考试不考行为逻辑。

公务员考试两门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内容。

《申论》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功能。

由此可见,公务员考试不考行为逻辑。

七、逻辑题原理?

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和充分理由律。

同一律是说:事物只能是其本身。事物只能是其本身。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正因为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所以难以理解,多重复几遍吧。很多人喜欢说辩证法,我无意在此进行辩论,只说从科学研究角度说那是胡说八道,因为事物只能是其本身。所谓辩证法是指世界是运动的,事物都会发生变化,这个没错,但你要从变化中说这件事情,你不能否定掉这个最基本的“事物首先是其本身”这个基础,不然我们还思考个啥,因为头脑中根本就不存在事物了。这个问题可以导致长篇大论,又会引来无逻辑精神的纠缠,所以不展开了。

同一律就是说,我们人要认识这个由不计其数个体所组成,而且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必须要确定或者说认定一个事物只能是其自身,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事物。苹果就是苹果,而不会是香蕉,也不会是橙子或梨。你要辩证的说可以发展出苹果梨,我要说:我们说的不是同一个问题。因为这样辩证下去永远没头,永无对错。我还说原始基因相同,还都是化学周期表的元素,归于夸克呢。

同一律就是事物只能是其自身。逻辑的第一条规律。

第二条:排中律。

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中间状态。

桌子上有一个水杯。

这句话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你去看一眼就知道,没有别的可能。

我们或许要问,那么变化的事物如何解释?介于“是”与“不是”之间的状态存在吗?答案是“不”。没有纯粹的变化,变化都是事物的变化。处于变化中的事物仍然属于事物的范围。一个正在制作过程的水杯还不是水杯,只是杯子的组成部分已经存在了,杯子的变成依赖于这些部分。正如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何时可以叫形成的了叫人的生命体,依赖于我们如何定义人这个生命体。从绝对意义上来说,没有正在变成的事物,从无到有之间没有通道。有的解释通道只存在于我们所用词汇的非连续定义,这些定义是从为我们所用,为我们需要,为我们解释事物而做出的更小方面的分类说明而已。

你可千万别又用辩证法来捣糨糊。辩证法必须以逻辑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没有明确的事物,自然就不存在不明确的事物。因为存在不明确的模糊地带就以此为理由搅浑人类的基本理性思维是多么的糊涂。如果说辩证法的合理性是在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理解事物是变化的和可以相互转化的,有量和质的区别等等,这是一种精密思维系统思维的要求,而不是否定逻辑的基本原理。总之变化是在确定的思想基础上才能谈。

重申一下,排中律的基本思想是:不存在中间状态。我们所说的”变化中”不是从无到有的通道,而只是这个事物内部的变化,我们只能站在这个事物的外部观察。依据需要我们可以将此事物分解为更小的说明性事物,我们仍旧是站在这个更小的事物外部描述这个情况,永远如此,这是我们的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矛盾律

在同一个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具有在同一方面性质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我们都知道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楚人说我这个矛是最尖锐的,能戳破世界上所有的盾;我的盾是最坚固的,能挡住所有的矛。有人于是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如何。无论怎么回答,都是矛盾的,所谓自相矛盾。

八、公务员考试蒙题口诀?

1 .选项三奇一偶,选偶数,相反选奇数。

2 .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

3 .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 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

4 .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 干扰项,一个是正确答案。

5 .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的选项,先代入验证,此多为正确选项。

6 .充分运用选项,倍数等关系,能秒杀就秒杀。不能每道题都计算,要学会适当放弃。

7 .敢于设“1”或设具体数值,代入公式求解。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 .年龄问题能代入先代入,或者利用年龄差不变,实在不能解再列方程。

9 .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10.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11.有几何图形的话,可以用直尺量出几何图形的长、宽、高等辅助计算 (不能带尺子的话就算了) 。

12.ABCD 均匀分布,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没做的题都选未选过的选项。

13.遇到问法出现最大、最多的题目一般选择选项大小排序第二大数字的选项。

九、公务员考试有多少题?

省考一般是120道

国考一般是130道

十、公务员考试多少道题?

先看行测,国考省部级135,市地级130。省考广东山东等省只有90,江苏130,其他地方120左右。看考试时间,90分钟就是90题,120分钟就是120或者120+了。

再看申论,国考5题,山东广东等地3题,考试时间2个小时。江苏2个半小时4题。也可以看考试时间,3个小时就是5题,2个半小时就是4题,2个小时就是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