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信息 > 单位中山人才网

什么是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133 2025-03-21 15:22

一、什么是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职务与职级并行,主要是指公务员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大类型的总称,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正职到乡科级副职等十个层次,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到办事员等八个序列。

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前后待遇比较?

工资,有了提高,职务也有了变化

三、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方案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健全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

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

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

第三条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旨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完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改革公务员职务设置办法,建立职级序列,畅通职级晋升通道,拓展职级晋升空间,促进公务员立足本职安心工作,加强专业化建设,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第四条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向基层倾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第五条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工作,由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分级负责。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组织实施的宏观指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具体指导本辖区内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 职务与职级序列

第六条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第七条职级序列按照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公务员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

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备受关注,成为公务员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为了推进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制定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公务员的职务设置与职级晋升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一、制度背景

我国公务员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并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过去,公务员的职务设置和职级晋升是分层次进行的,职务级别与职级等级相对应,但这种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职级晋升过于依赖时间和资历,不够公正公平。另一方面,职务设置和职级晋升相互脱钩,导致一些职务空心化,公务员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引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现职位与职级的双轨并行,为公务员提供更多的晋升和发展机会。

二、制度原则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原则,旨在确保该制度的顺利运行。首先,公务员的职级晋升要与职务变动挂钩,即通过担任不同职务来获得相应的职级晋升。其次,职务设置要与职级的设定相匹配,避免出现高级职务对应低等级职级的情况。最后,要注重实绩考核,综合考虑公务员的工作表现、业绩和专业能力,作为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实施方案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对公务员的职务设置和职级晋升的规范。制定具体的职务分类和职级等级划分标准,明确不同职务对应的职级要求,确保职务与职级的匹配度。

其次,推行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三,加强公务员培训和岗位轮岗制度。通过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同时,推行岗位轮岗制度,让公务员在不同职务间轮流工作,丰富其工作经验,促进其全面发展。

最后,加强组织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

四、制度优势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优势:

  • 实现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的双轨并行,扩大了公务员的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
  • 突破时间和资历的限制,注重实绩考核,提高了公务员的竞争力。
  • 促进公务员的全面发展,通过岗位轮岗和培训机制,提高了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 增强了公务员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五、挑战和建议

然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务分类和职级等级划分标准,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加强对公务员的绩效考核,确保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此外,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些机制障碍和管理困难,确保制度的顺利运行。

针对这些挑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加强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合力推进制度的实施。二是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调研和论证,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三是加强宣传和培训,让公务员充分了解制度的意义和要求,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四是持续改进和完善制度,根据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语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公务员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对于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制度的顺利运行。公务员本身应积极配合,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施制度做出积极贡献。

五、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地市级以上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已于2015年实施,2015年制定了地市以上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试点意见。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都推行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2014年12月,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审议《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我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工资待遇与职务级别直接挂钩,往往面临晋升通道狭窄等困境,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这一改革,为基层公务员打破成长的天花板,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空间。职务与职级并行,就是要在公务员职务晋升之外,再开辟一条独立的职业发展道路,让那些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也可以通过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与尊严。拓展资料:公务员职级晋升条件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 职级应逐级晋升,不能一次晋升两个职级。  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参考资料:人民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如何落实?

六、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具体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工作到几年之后可以自动提升级别。

七、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晋升条件职务和级别要同时满足吗?

  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晋升条件职务和级别不需要同时满足。

  2015《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

  公务员工资与职务脱钩 ,不升职也能加薪,解决基层公务员薪酬偏低问题。职级晋升后,可以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但工作岗位不变。比如,一名县文化局局长或乡镇镇长,一直未得到提拔,满15年后,虽然还当局长或镇长,但可享受副县长的工资待遇。

职级晋升具体条件

  晋升科员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25级;

  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23级;

  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20级;

  晋升副处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

  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17级。

八、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事业编的怎么办?

【编制不变,人随编走】

事业单位改革后,国企流动到事业单位的渠道打开,事业单位用人更灵活,未来聘用制是主流。

结论:能考公务员就尽快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