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达政纪处分决定履行什么程序?
第二章 处分决定的送达 第六条 纪检监察机关对犯错误的党员、监察对象作出或经同级党委、政府(部门)批准作出处分决定后,应在一周内向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受处分人、受处分人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送达处分决定书。
纪检监察机关向受处分人送达处分决定书时,应与本人谈话;向同级组织、人事部门送达处分决定书时,应同时送达处分决定执行内容告知书;向受处分人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送达处分决定书时,应同时送达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书和处分决定执行内容告知书。
第七条 纪检监察机关在送达的处分决定执行内容告知书中,应将需要执行的涉及受处分人的职务和级别调整、工资变更、年度考核、执行情况报告、责令退赔、追缴违纪款物、恢复党员权利和解除行政处分等具体内容告知组织、人事部门及有关单位。
第八条 受处分人收到处分决定书后,应在处分决定送达回执上签名,并注明收到日期。
受处分人在送达回执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受处分人拒绝接收或拒绝签名的,送达人应当邀请受处分人所在单位人员到场,见证现场情况,由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将处分决定书留在受处分人的住所或者所在单位,即视为送达。
第九条 向有关单位或部门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或委托其所在地纪检监察机关代为送达。
有关单位或部门收到纪检监察机关送达的处分决定书等材料后,须在送达回执、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报告书上记明收到文件的名称、份数和日期,签名并加盖公章。
二、受过政纪处分的能进事业单位吗?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不受理应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正在处分(罚)期间的;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司法调查或者审计的;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现役军人、非应届的在校学生;未能与原单位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人员;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可不受理应聘的人员。
三、政纪处分条例?
没有。
我国没有政纪处分条例,有《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两部类似的条例和法律。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2007年6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2020年7月1日开始施行。
四、免职算不算政纪处分?
1、不算。
2、政纪处分是对机关、事业、企业、群团组织等单位的公职人员因违反政务纪律而受到的处分。
3、免职是对机关、事业、企业、群团组织等单位的公职人员因工作需要等原因而免去现任职务的行为。免职的原因一般有几种情况:
1)身体原因。如生病,身体状况差等不能正常履职。
2)年龄原因。如超过任职年龄,或年龄过大,不能正常履职。
3)个别因犯错误,不再适合现任职务需免去现职的。
4)工作需要需免职的。
4丶免职和政纪处分必须按政策法纪办理,必须严格掌握。
五、政纪处分包括哪些?
1、警告。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主体提出告诫,使之认识应负的行政责任,以便加以警惕,使其注意并改正错误,不再犯此类错误。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轻微的人员。
2、记过。记载或者登记过错,以示惩处之意。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比较轻微的人员。
3、记大过。记载或登记较大或较严重的过错,以示严重惩处的意思。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比较严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一定损失的人员。
4、降级。降低其工资等级。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一定损失,但仍然可以继续担任现任职务的人员。
5、撤职。撤销现任职务。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严重,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的人员。
6、开除。取消其公职。这种处分适用于犯有严重错误已丧失国家工作人员基本条件的人员。
六、事业单位选调程序?
在面试结束后,遴选部门会在人事考试网站公布笔试、面试成绩加权后的综合排名,确定进入考察的人选,遴选部门会组成2人以上的考察组赴大家所在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在此之前,考察组会与大家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对接,确定考察的时间。有时也会直接与考生直接联系,通知考察时间。正式考察前,会在大家所在的单位张贴考察公告,公告的主要内容一般是,某某考察组将要对某某同志进行考察,请大家积极配合之类的。
考察组会与大家的分管领导、直接领导以及同事进行一对一谈话,有的考察组还会要求单位招考全体干部大会,对大家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的主要内容是德能勤绩廉方面的!
七、事业单位招聘程序?
事业单位招聘流程包括:①经用人单位负责人员集体研究,按照考试和考核结果择优确定拟聘人员;②对拟聘人员应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至15日;③用人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规定报批或备案;④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八、事业单位人员调动程序?
1、确定人选。
由用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对拟调入人员进行认真地考察了解,并根据有关规定初审把关。在此基础上,提交本单位党委(党组)讨论研究后,确定拟调配人选。
2、审核沟通。
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须在核准的用编进人计划范围内,凭相关部门出具的编制、职数(岗位)审核表以及拟调入人员的基本情况,根据工作分工到人员调配主管部门进行沟通,经同意后,方可正式提报相关材料。
3、申报材料。
4、调动核准。
调配材料齐备后,按照工作分工,人员调配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对用人单位申请调配及相关人员落户事项进行研究,核准同意后,出具干部商调函、落户登记表等相关手续。
5、任免备案。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调入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持相关材料到干部备案机关办理职务任免备案手续。干部调配工作中,涉及职务、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办理。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调出工作人员,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分工及时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
九、县级事业单位调动程序?
首先要确定接收单位,接收单位要同意接收且 有相应的编制数和岗位,其次要目前所在单位领导同意调出,然后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意调动,最后再去按规定程序填表盖章,在原单位下编制,在新单位上编制,最后办理工资、社保、公积金等转接手续。
十、事业单位档案挂失程序?
(1)档案遗失后必须去补办,之所以要补办档案,是因为我们的档案会影响我们的事业发展,许多人觉得补办档案很麻烦,或者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补办档案,这样的做法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档案。档案必须得补办,补办后,这样补办的档案就可以存放在正规的机构,,在社会上流通。
(2)在整理档案前,我们首先要填写一份补办档案的申请表,然后在自己的工作单位填写一份丢失档案的证明。下一步就是要补办学籍档案,要到学校里面补办学籍资料,补办完学籍资料后还要交学校盖章,盖章后才会生效。
(3)下一步是补办人事资料,我们的人事资料由单位人事部门保管,需要把这些材料的副本复制一遍后再盖上印章。复印完所有资料后,可以转到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由相关人员审核后,审核完毕后,会补上一份新档案。档案补办完毕后,应存放新的档案,因为档案法规定,档案补办成功后,必须存放在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地方。
(4)档案可以存放的地方有人才交流中心,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以及自己的户籍所在地,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情况来选择存放地点。档案过程中必须进行公对公的转移,切勿自己存放档案或自己拆封档案,这样做是不正确的。档案对于进入事业单位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必须妥善保管,遗失后及时补办很有必要。
(5)如果个人档案出现问题,自己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去补办的可以,可以求助于办得爽档案服务公司来帮助我们进行补办。找第三方档案服务公司办理会比我们自己去办理更加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