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末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与非财政补助收入如何结转呢?
这几个科目主要根据收入、支出的资金来源来进行区分。
1、资金来源是同级财政的资金[收入记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记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月末收支结转后进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区分结转和结余主要看项目是否完成。当年已经完成的项目,剩余资金称为结余资金;当年项目未完成转入下年继续进行的资金称为结转资金。
2、资金来源为非同级财政的专项资金[主要指上级部门拨付下级的专项资金,收入记事业收入(非财政专项资金)、上级部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专项资金),支出记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其他支出(专项资金)],月末收支结转后进非财政补助结转。
3、除去上面说的财政资金和非财政专项资金,其他资金月末收支结转进事业结余。
4、经营性质的资金,经营收入、经营支出、收支结转进经营结余。
5、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年末进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缴税、提福利基金后,其余金额进事业基金。其中如果经营亏损,经营结余为借方余额,不结转。
6、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一般只有两个渠道,缴回原单位或者留归本单位使用。如果留归本单位使用,进事业基金。
7、事业结余年末无余额,全部转入事业基金。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为年末一次性使用的过度科目,全部转入事业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事业基金、经营结余年末可以有余额。扩展资料按照支出的性质不同,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按照不同业务性质进行分类,分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三大类。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比如学校的学费收入、医院的医疗收入等。事业单位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应纳入预算管理或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计入事业收入。在收到财政专户返还款时,再计入事业收入。有些单位实行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平时取得收入时,先全额通过“事业收入”科目反映,定期结算出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结余时,再将应上缴财政专户部分扣除,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会计期末,将“事业收入”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二、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怎样区分?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把补助收入分设“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两个总账科目核算。在“事业支出”总账科目下,按经费性质分设“财政补助支出”和“非财政补助支出”两个一级明细科目核算。在净资产中分设“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等科目核算。 对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的形成过程设计了清晰的账务处理流程,对实施部门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体现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假列支”,“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不得擅自改变预算支出的用途”,“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预算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等法规精神,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现代财政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和分配等财会管理行为,促使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部门预算制度下,部门预算只是对部门所属各预算单位预算的指导汇总和监督,具体编制和执行的主体则是每一个预算单位。 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制度,即事业单位按所属政府层级和预算层级分类,在同一级政府预算层级内,各独立核算的预算单位分别编制单位预算,按规定程序报主管部门(一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汇总审批,形成部门预算。部门预算下达到各预算单位后,由各预算单位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指标和用途执行。各预算单位分别与本级财政建立直接的经费领报关系,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的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把财政补助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三、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拨款的科目区别是?
全额拨款事业编 这类事业单位,一般是公益类的,没有经济效益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其所有的办公经费、包括人员工资、福利、待遇都是财政拨付。通常是各个局机关,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如:教育局及下属公办学校、城建局及下属环卫处、妇幼保健院等。差额拨款事业编 是指本单位的所有费用,工资由财政拨款一部分,另一部分由自己单位通过额外收入再补发一部分,比如像医院就只这样的。这样来对比的话,你看一下能做选择了吗?
四、财政适当补助事业单位和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哪个待遇好?
一类事业单位由财政资金支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工作、待遇也相对稳定。另外相对清闲一些,财政给你多少钱,你就干多少事。坏处在于,工资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可以说并不是很高。
而二类事业单位因为可以有自营收入,所以如果效益好是可以多发的
五、什么是财政补助事业单位?
1、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依法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补助事业单位),财政承担部分资金,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资金,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六、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有什么区别?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在我国传统的预算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下,该资金也称为经费,收到的该笔资金称为拨入经费。 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七、财政补助算其他业务收入吗?
“财政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核算财政拨款所使用的会计科目。
“一般预算收入”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财政部门组织的纳入预算的各项收入的会计科目,主要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三十八条 一般预算收入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组织的由国家支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年2月7日财政部令第8号)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收入包括:(一)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401号科目 财政补助收入 1. 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八、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是什么性质?
1、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依法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补助事业单位),财政承担部分资金,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资金,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九、差额事业单位收入上缴财政吗?
差额事业收入是指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它属于差额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是要上缴财政的。
十、事业单位收入是否需要上缴财政?
事业单位收入是需要上缴财政的。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公立单位的各种收入都要执行收支两条线,也就是收益要全额上缴财政,然后根据需要,财政再划拨给单位正常使用。
这样管理主要是规范财务管理,同时也产生监督管理作用,防止坐收坐支情况和腐败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