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成分析?
企业组织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之间固定的排列方式,即组织内部的构成方式。
广义的组织结构,除了包含狭义的组织结构内容外,还包括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如专业化协作、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等。
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报告怎么写?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报告。第1部分写出目前组织的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在企业事业中优点发挥的情况和缺点的改善情况。建议企业后续组织结构需要哪些调整?应该如何运行?
我目前运行过程中的改善要求。目前组织结构运行的优点继承等等。
三、企业组织合理从哪些方面分析?
第一步,战略对接。企业先有战略然后才有组织架构。先有组织架构然后才有岗位设置。中国企业本末倒置的很多,结果就出现了因人设庙、因人设岗的种种管理乱象。由战略推导企业组织架构也让很多企业从业人员不习惯,所以笔者要反复强调组织架构设计的战略导向原则。组织架构设计是由无到有的过程,不同于组织架构优化是在企业已有架构基础上的调整升级。
第二步,选择类型。组织架构的类型因企业战略不同而不同,因管理方式不同而有异,因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而有别。到目前为止,企业组织架构形成的主要类型有五种:职能式组织,事业部制式组织,直线式组织,矩阵式组织,三维组织或称立体组织。选择何种类型,企业可根据组织架构设置的五原则均衡考虑后做出取舍。
四、企业工作组织制度设计包括?
企业组织制度是企业组织中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企业组织机构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程、程序、办法、标准等。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规范,它规定企业的组织指挥系统,明确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和协调关系,并规定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职权和职责。
五、程序员进企业之后要做哪些工作?
最主要的当然还是写代码。就是所谓的 coding。
不同公司对程序员的定位很不一样,不同语言的程序员工作模式可能也不一样,不同岗位的程序员工作更不一样。
共通的基本都是客户调研、挖掘需求、整理需求、原型设计、架构设计、详细设计、概要设计、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这是正式写代码前期的工作;然后正式开始写代码、测试;版本稳定后准备部署上线、运维、推广、版本迭代。整个周期就是这样。
从公司规模方面看:小公司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上述工作可能程序员都是需要干的,从产品、需求、编码、测试、运维,一条龙服务。大一些的公司会把各项工作分工,每一项工作再有多人协作,即采用分布式集群的方式工作。
从公司性质方面看:传统型软件公司,基本就是按照上述流程,商务拿到订单后,调研整理需求开发测试上线;新型互联网公司,可能就是老板的一个点子,产品经理直接设计原型后,开发进行架构设计代码编写。
从编程语言方面看:不同的编程语言擅长的方向不一样,比如 Java 一般用来做大型互联网应用的后台主语言,PHP 用来开发中小型网站后台,C 用来开发嵌入式设备程序。不管什么语言,最终都是要实现公司的需求,基本步骤差不太多。
从不同岗位方面看:程序员一般分为前端、后端,前端更注重界面的美观性和数据的展示,像大家上网的时候浏览的网站,手机 APP 等;后端更倾向于数据的存储和业务逻辑的运算,主要用来保证高性能、高可用、高并发、高安全、大数据量读写等功能。
综上,程序员最主要的工作还是编码,只是在编码的过程中,需要了解需求,需要开会讨论需求和设计,需要编码,需要代码重构,需要测试等一系列本职工作强相关的内容,也可能需要做一系列文档编写、运维实施等编码上下游的工作。
六、企业什么部门要组织工艺风险分析?
由于ISO9000分析分析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应当由主管部门组织公司所有部门依照部门职责对部门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应当是所有部门的事情。
对组织有影响的风险主要有以下4类:
1.组织风险:发生在组织实体及其活动层面;
2.战略风险:发生在组织的战略或业务计划制定不够周密时;
3.合规风险:发生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形时;
4.运营风险:分为与组织的程序和措施有关的7个分类别。
仅供参考:
1.组织风险
实体层面的风险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部存在的。外来因素包括技术、竞争以及法律环境;内部因素包括安保、信息系统、收发货物遗失、人员能力和责任变化等方面。
活动层面的风险对个人和部门发生影响,包括在系统中输入信息或材料时的疏漏;收发货记录遗失;安保控制松懈;缺少熟练技术人员以及员工的疏忽大意等。如果在组织的各个环节活动层面的风险不断,最后势必形成实体层面的风险。
2.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指的是因执行一项不成功的商业计划或战略而可能发生的损失。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做了糟糕的业务决策、执行决定不力、资源不足或者是因为业务环境发生了变化而未及时进行调整。
3.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与法律法规要求有关的风险。环境、健康和安全要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一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轻则罚款,重则停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都是可能出现的后果。遵守质量和环境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也在这个范畴之内。
环境风险包括液体危险品遗撒、危险气体排放以及固态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包括的情况还可能有以下情形:
采购部将从国内采购改为向国外供应商采购;
负责环境的关键管理人员离岗未及时替补;
引入新的物料却未编制有关的安全管控记录。
4.运营风险
运营的风险可以具体从以下7个方面说明:
(1)管理体系风险
由于制定的战略、制度规定和工具、数据处理、呼叫(电话)中心、合同管理、设计与开发等层面的效率低下,都可能造成管理体系的效率低下。比如说,一个重度依赖外包的供应链,可能有很大风险。
管理体系的其他风险包括不正确的收入确定;违反国家安全规定;不符合环境法规以及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美国的一部涉及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方面的重要法律)的要求。这些行为将可能导致罚款、停业甚至追究刑责的后果。为了降低此类风险,组织的最高管理层以及董事会必须对管理体系有透彻的了解,并努力提高其有效性。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各种管理工具、数据处理、呼叫(电话)中心、营销活动、合同管理、顾客沟通、设计和开发等活动效率低下,则组织的管理体系必受其累。
总而言之,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要了解自身的管理体系并不断提高其有效性。
(2)顾客满意风险
顾客沟通、送货、产品本身、设计维修以及对顾客反馈的回应方式都会影响顾客满意风险。为降低此类风险,宜将相关的产品质量数据、产品和过程监控数据以及供应商供货质量等数据也一并纳入分析过程。
(3)供应链风险
采购经理必须对外购产品和服务、独家供应商、送货时间库存管理以及文档管理等保持关注。信息沟通是确保供应链有效运行的关键。用来管理供应链风险的数值包括送货时间、库存水平及成本等。
(4) 收入确认风险对利润的影响
对此类风险的管理包括追踪产品从生产、销售到发货以及应收账款的全过程。收入的确认受到诸如应付款、应收账、交付前货值记录、现金报价错误、计算表错误以及价格信息不完整等原因影响。
质量经理在控制收入确认过程的有效性方面负有重要责任。质量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在此有交集,涉及产品实现、成本、销售、开发票、付款、库存管理以及发货等过程。发货信息是对应收账款和收入确认的直接输入。对于许多公司来说,收入确认对其收入有着直接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其股票价格。
由于不正确的收入确认,还可能出现背离事实的虚假声明的风险。审核员宜对已建立的用以检查收入确认中问题的控制措施进行测试。
(5)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的情况包括病毒、未加防范的文件、不正确的财务记录和报告、糟糕的修改控制、信息检索错误、数据表格滥用、临时工和咨询师的使用、新技术的引入以及遭遇工业间谍和欺诈行为等现象。
ISO/IEC27001:200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了建立、实施、运营、监视、评价、维护并提高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
(6)物流风险
当今组织关注的一个风险问题是与国家安全威胁因素相关的。运输过程可能由于需要检查是否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拖慢。
如何筛查、识别、并追踪从货源地到购买方组织的全过程一直是个难点。以下因素影响物流风险:
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
运输中的货损;
途中延误造成的无法按期交货;
运输延误造成的原材料库存不足;
国家安全信息上报要求。
有必要开发出新的工具以减少筛查和追踪等必须过程对供应链的干扰。总之,产品生产完成后,送到顾客手中之前,上述各种问题都可能出现,组织应该有所准备。
(7) 自然灾害风险
过去几年间,我们这个星球上自然灾害频发。业务连续性要求对应保护的存储信息进行安全保障,并对灾后复原进行策划。
信息技术在业务连续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宜专门设计相关的信息技术程序,以确保业务连续性运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组织的业务连续性开发团队中不可缺少负责信息技术的成员。
信息技术部门必须提供可将信息妥善有效存储的保护措施,并对各种灾害进行管理、防范并提供安全保护措施。可采用的方法包括信息的定期复制,并将备份信息存储于安全的另外一个地点。并且,宜对存放在该地点的数据进行定期测试,以确保其正确无误。
ISO/IEC27001标准提供了业务连续性的管理控制措施,以下是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的相关因素:
业务风险及影响分析;
灾害事件初始反应活动;
紧急事件和业务恢复过程管理程序;
各层级培训计划;
保持业务连续性计划及时更新的程序。
业务连续性计划宜定期演练,组织可以用以下问题进行BCP的自查:
是否已制定确保信息连续性的书面计划?
上述计划是否每年进行更新和检验?
何时对计算机硬件、软件或应用系统进行过重要的调整或改变?
是否对用以备份的介质进行了定期测试?
是否对应用程序、应用数据和运行系统软件进行了定期备份?
是否将该计划和信息进行了异地备份?
风险分析方法
一个组织在风险分析方面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明确组织能够承担哪种类型的风险(风险偏好)以及风险的承受能力,使组织的所有成员了解组织的“风险观”。这一点确定后,可采用一些工具或方法以确定风险等级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管理。关键工具之一就是组织的控制措施。对于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相关的内容来说,组织的控制措施尤其重要。不仅在组织层面的财务控制要合规,活动层面的财务控制也要合规。
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偏好是从大的角度来看一个组织所愿意承受的风险总量,即承受风险所能带来的利益与抵消风险的代价的比较。正如特雷得韦委员会(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的赞助委员会所指出的,这是建立控制措施的主要切入点。在风险评估中,对于超出风险偏好的情况,应该得出采取预防措施的结论。
明确风险偏好有助于决定如何根据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资金分配。加深对其了解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管理。风险偏好与承担风险的能力之间可有函数关系。为维持组织的信用评级或达到监管资金要求所需的资金存量往往是制约风险偏好的因素。
相对风险偏好来说,风险承受能力与组织的特定目标相关,它是一个实体所愿意承受的与实现其目标有关的各种变化的总和。一个组织中,对不同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
风险偏好是一个较广的组织层面的概念,而风险承受能力往往关注点更集中。一个组织对其不同业务可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但是当这些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叠加的时候,它们不能超出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确定的风险偏好。
采取控制措施
对风险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的工具是组织建立的一整套控制措施。对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合规要求来说,控制尤其重要。在该法规的合规审核过程中,审核员非常重视对控制措施的测试。财务和质量的控制分两个层级,即实体层面和活动层面,且在ISO9001和ISO14001标准中,质量控制是以“应”语句出现的,这种“应”语句通常伴随着提交数据的要求。一些过程绩效要求也会包括对结果的记录,这些记录可用来识别迫切的风险。
实体层级的控制措施包括:人力资源政策、行为准则、沟通策略、会计原则、管理层的风险评估过程、组织结构和合同评审。
在ISO9001:2015中,合同评审的要求和质量要求是相互关联的,参见条款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
活动层面的控制措施包括进行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对账分析、数据的自动验证和编辑性检查、限制保密信息的获取、在录入前对交易进行编号、在输入系统前对纸面信息进行审查和批准等方式。
活动层面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生产控制(8.6.1条款)、成文信息—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的纠正(8.8条款)以及识别重要环境因素(ISO 14001:2004条款4.3.1)。
风险和预防措施
有效的风险评估活动包括:
明确组织的可测量目标;
确保上述目标的兼容性;
识别实现目标的风险;
判断关键风险———可采用风险分析矩阵确定风险的关键程度;
采用风险管理工具来降解风险,比如目标—风险———控制措施———调节法(ORCA法)、ISO9001的改进过程、失效模式和有效性分析(FMEA)以及风险控制矩阵。
七、企业财务助理工作分析?
财务助理工作职责1
1、协助会计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包括开票、对账、打印文件等
2、保管企业现金及银行存款,每日要进行现金盘点,做到日结日清,并制作现金日报;
3、负责登记现金、银行日记账,及时进行银行对账:
4、报销单据审核处理;
5、进行简单账务处理,制作记帐凭证;
6、整理、归档财务资料。
7、协助财会文件的准备、归档和保管;
财务助理工作职责2
1、会计凭证、资料档案整理、装订;
2、公司发票开具;
3、简单的数据整理、汇总工作;
4、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财务助理工作职责3
1.前期在行政经理的安排下,进行相关基层岗位的了解;
2.新员工入、离职、调岗等相关手续办理,员工晋升的考核及办理;
3.编制销售公司的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会计报表;
4.编制、核算每月的工资、奖金发放表;
5.对接公司其它相关部门销售业绩数据周报、月报及汇总;
6..定期检查销售公司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是否帐实相符;
财务助理工作职责4
1、协助财务经理做好,日常银行业务;
2、根据应收应付情况,开具相应发票,做好票据认证工作;
3、税务处理:按期进行准确及时的税务申报工作;
4、账务处理:根据原始凭证,做好财务处理工作;
7、数据统计:针对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数据的台账登记工作;
8、合同管理:规范有序的整理归档合同和会计资料,统计合同编号以及内容;
6、提升与进步:根据税务政策,及时更新学习税务、会计知识;
7、协助完成其他税务、工商财务相关工作。
8、完成主管安排的其它工作。
财务助理工作职责5
1、申请票据,开具并保管统计发票,做账报税;
2、现金及银行收付处理,银行对账,单据审核,公司银行明细账登记整理;
3、协助财会文件及公司其他相关文件的的准备、归档和保管
4、负责与银行、税务等部门的对接;
5、协助项目完成发票开具的相关事宜;
6、及时与跟单员进行业务核算;
7、完成其他领导安排的事务;
8、企业所需的其他协助。
财务助理工作职责6
1、核对相关费用及往来,审核原始凭证。
2、应收、应付账目的统计、核对。
3、月末核对账目,编制相关报表。
4、报税、开票。
财务助理工作职责7
1、 银行、现金的收付及登记;
2、进销存系统出入库单据录入、货物进出核对、存货盘点;
3、进项、销项发票的登记、整理;
4、银行、税务等部门的外联事宜;
5、办公用品的保管及领用登记;协助会计做好资产管理,台账登记工作;
6、协助完成部门内部各项工作开展及对各类资料的准备、归档、整理。
八、金相组织分析?
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定量金相学原理,由二维金相试样磨面或薄膜的金相显微组织的测量和计算来确定合金组织的三维空间形貌,从而建立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间的定量关系。
将图像处理系统应用于金相分析,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金相图像分析仪科研单位等。
九、企业工作效率提高的分析指标?
衡量一个员工工作效率绩效指标是实施工作成果最大化,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
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是通过明确绩效考核目标的单位或者方法,对承担企业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业绩的价值创造的判断过程,比如对企业员工是指对企业员工考核指标执行,就包括企业员工的品德、工作绩效、能力和态度进行综合的检查和评定,以此确定其工作业绩和潜力的管理方法。
十、企业工作轮换的原因及作用分析?
岗位轮换在我国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应用,但是就关键岗位轮换还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主要是对关键岗位轮换在现代企业的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缺陷等内容进行概括与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关键岗位轮换;问题;措施
经济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必须在经营战略上作重大的调整,同时要求关键岗位人员能够及时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尽可能发挥其在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等其他方面的优势,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保证。但是关键岗位出现舞弊、人才流失短缺、技能转型慢等因素可能影响企业的战略实施,而关键岗位轮换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在关键岗位轮换中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关键岗位轮换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关键岗位轮换概述
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生产运营环节上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技能,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其相关方面的人才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人才市场都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关键岗位轮换,就是掌握企业重要技能和技术人员从有相互联系的一个关键岗位到另一个关键岗位上工作。
二、关键岗位轮换问题的提出
企业关键岗位容易发生舞弊徇私,人才短缺、流失造成空岗。很多企业内部缺乏发展环境,缺乏释放个人工作重负的亲情和友情关怀等原因,关键岗位的人员常常得不到重视重用,或即使得到重视重用,但却受到相关部门的排挤,或者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无法承受,导致管理或技术人员离职而去。
关键岗位舞弊及人才的流失空缺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商业秘密的泄露,生产停滞或受挫,信誉受损,企业竞争力下降等。而关键岗位轮换能解决这些问题,降低舞弊风险,能够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减少重复工作的烦躁,减轻压力,从而留住关键岗位人才。同时,还有利于企业人尽其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个人对组织的损害行为,因此要对关键岗位进行轮换。
三、关键岗位轮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岗位轮换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但是很少有企业在关键岗位实行轮换制度。关键岗位轮换和普通岗位轮换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关键岗位有关键岗位的特点,因此在关键岗位进行轮换时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关键岗位轮换成本问题
关键岗位有很高的技术技能及经验要求,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关键岗位的轮换成本,而且比一般的岗位轮换高出很多。其轮换成本主要集中在轮换者对新岗位的适应熟悉期,包括前期工作效率低的成本,学习新技能的时间成本,对其进行培训的费用成本,不同人员的协调适应成本,激励未轮换者而产生的费用等等。同时还会增加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运营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
2.关键岗位轮换工作效率问题
关键岗位轮换能使员工任职不同的工作,增加工作多样性,但同时也会降低相关专业技术的效率。从企业角度看,这不利于专业核心技术经验的积累和传承,降低其创新发展能力。同时还会增加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使其轮换时降低专业技术的掌握,减弱企业的软实力,进而影响其产出的效率。从职工角度看,由于适应过渡期的存在,任何员工在新岗位的适应期工作效率都会低于熟练时期,这会造成短期的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企业效益。
3.关键岗位轮换实施执行问题
管理者往往由于个人利益和经济效益而抵触关键岗位轮换,担心轮岗会使企业业绩下降,达不到既定目标;技术技能人员自己则担心岗位轮换会影响薪酬水平以及可能会丧失其专业技术技能优势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抵触岗位轮换,这都影响关键岗位轮换的实施。
在关键岗位轮换时会存在一个过渡时期,包容轮换人员的不适,对其管理约束就会放松,可能使相关部门出现短期的混乱局面。同时,在企业进行岗位轮换中,还可能会出现几种程序混乱的情况:(1)在轮岗前人力部没有深入了解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的岗位适应性的面谈和了解不充分;(2)互调轮换人员对岗位的任务和目标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3)进行关键岗位轮换的人员就工作交接只是走过场,没有进行起到交接的作用,这都不利于关键岗位轮换的实施和执行。
4.关键岗位轮换绩效考核问题
关键岗位轮换往往被认为是临时性工作,管理部门常常忽略了其业绩考核。如果企业没有关键岗位轮换的业绩考核制度,将会使轮岗徒有虚名,不能起到轮岗应有的作用,反而扰乱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有的企业虽有绩效考核制度,但其制度没有根据关键岗位的具体要求适时进行改变和调整,反而加剧了轮换部门的本位主义,排斥或不信任新轮岗的人员;有的绩效考核制度却不重视轮岗人员的个体差异,例如自身能力和适应周期的差异,造成很大的轮换对比差距,使轮换人员不重视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
四、解决关键岗位轮换问题的相应措施
为了使关键岗位轮换能够顺利实施,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措施,解决在轮换时出现的问题,保障关键岗位轮换顺利进行,使其优越性最大化。
1.建立关键岗位轮换准则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轮岗准则,符合要求就可以申请轮岗。在正式轮岗交接前,就先到有关岗位进行学习,减少正式培训时间,节省培训费用;对新岗位工作建立完整的岗位说明书以及作业流程书,对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交接,避免出现基础性错误,降低出错成本。
在关键岗位轮换时坚持自主自愿原则,采取双向选择、自主洽谈等方式,尽量使岗位轮换的效果达到最优。对于必须被动进行岗位轮换的人员,轮换前要进行洽谈;对于不愿轮岗的重要技术人员不能勉强,否则一旦调动就可能辞职,企业反而得不偿失。
2.进行职责轮换
对关键岗位轮换的形式进行灵活化,可以提高轮换的效率,减少工作产出的影响。对于专业性强的部门适用职责轮换,可以提高轮换的效率。例如以项目为主要工作单位的设计部,企划部,销售部,让其管理者和参与人员适时进行不同的项目轮换,其职务和考核方式都不发生变化。职责轮换还可以重新分配工作时间来进行,缩短原来岗位上的工作时间,选择轮岗职位,分配一部分时间在轮换的岗位上。这都会有利于关键岗位轮换的推行,同时提高轮换效率。 3.树立关键岗位轮换观念,规范关键岗位轮换程序
企业要加大关键岗位轮换的教育,使高管和部门对轮岗有正确的认识。企业要树立关键岗位轮换是增加升职可能性、增强竞争力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轮岗是企业提高员工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培养人才、增强企业软实力的一个途径。树立关键岗位轮换的企业文化,引导管理者和员工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看待和实施轮岗制度,岗位轮换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关键岗位轮换的实施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程序予以保证、规范,保证岗位轮换有序高效进行,缩短避免混乱期,以提高岗位轮换工作的效率。
4.对关键岗位轮换进行合理考核
对于关键岗位轮换将评估考核体系从过去的由管理者对员工进行考核扩展为既有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也有同级互评的体系。例如,在专业核心技术员工实行轮岗时,除了上级管理者对专业人员的考评,再加上原来岗位人员对其所做工作的评估,使领导能够对轮换人员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应分时段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因为刚开始的工作不是非常熟悉,可能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工作业绩考核标准可以比熟练的人员降低一点,过了熟悉期,考核标准便可以统一。
五、总结
关键岗位轮换的提出是基于解决企业关键岗位舞弊、人才流失和短缺的问题,它在企业的关键人才保留、保证企业竞争力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少企业实行关键岗位轮换制度,说明其实施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关键岗位轮换,我们要在现实中上进行实践和总结概括,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准则,增加轮换的灵活性,规范轮换程序,建立考评机制保证关键岗位轮换制度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