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师中山人才网

幼儿教师教育观定义?

196 2025-04-23 22:38

一、幼儿教师教育观定义?

幼儿教师观从广义上来看是人们对幼儿教师这种职业及其从业人员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是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方面的认识。

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幼儿教师。他们受社会的委托在托幼机构中对学前儿童的身心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

二、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名词解释?

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我认为,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自己的教育目标,,办出自已的特色。以儿童为主,为孩子开创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第一,树立科学正确的幼儿观:孩子是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

幼儿园的管理员、教师、保育员应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个性,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在欢乐的童年生活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幼儿教师应该树立以下教育观: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

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需求应受到尊重并得到满足。儿童的人权就是生存和发展。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长大后独立生存的人。

儿童一生下来是一个有生命力、生长力,能够分辨与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学习能力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者。

3、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独特认知特点

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同于学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最突出的特点是:

*直接兴趣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受兴趣的直接影响,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学起来积极主动性高,而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学。

4、儿童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幼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而且,年龄越小,差异越大。

幼儿性格上的差异,带来了需求上的差异,使得幼儿在对安全感的需要上、对新体验和活动的需求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1、幼儿教育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纲要》总则第二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教育的作用是引起和促进学习,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

当我们把幼儿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了,不等与幼儿学了,教师教完了,不等与幼儿学会了。

四、如何树立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的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有着特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天性和个体差异,倾听孩子、接纳孩子、敬畏孩子和读懂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和谐健康发展。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老师的道德意识,在很多时候,也许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我觉得,一名老师,首先讲的不该是智商有多高,排在首位的,应当是道德。“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师德则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应当分析孩子,掌握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情况,饮食里到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孩子独特的学习优势,从而保护好孩子的灵性、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

幼儿教师就应一直葆有这样的童眼、童心,去发现孩子身上所体现的人性最本源的美。“蹲下来”,尝试着以孩子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以孩子的心理对待各种问题和行为,去关注孩子的关注,好奇孩子的好奇,喜悦孩子的喜悦,幸福孩子的幸福。经过如此“换位思考”,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发现,原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五、与老教师的教育观念不符怎么办?

第一摆正心态

  老师也是普通人,教育方法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而且每个人对“什么是较好的教育、较合适的教育理解不同,更没有统一的标准。” 老师面对一个班快50个的孩子,要增加孩子的都接受每阶段的知识,增加尽可能的不拉下一个孩子,增加整体的平均成绩,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她认为合适管理和教育大多数孩子的方法了。

  同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来说,很难说什么是较好。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本身就没有什么较好的标准答案,较重要的就是接纳。然后问问自己:我对孩子的教育期待是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才能达成?

  第二积极沟通

  当出现理念方法偏差的时候,对抗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比如一些家长认为“在他们的理念里,孩子完成作业不应该完全按照老师教条性的内容,而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一样的个性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完成,因为这个原因,家长就几次没有按照要求及时上传作业。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他们进入了老师的黑名单里”。

  其实对方法不认同可以和老师讨论,甚至可以和老师聊一聊作业的方式。当然不是的老师需要说得很清楚,但是学习的方法是反复、重复和强化,符合大多数孩子学习的路径。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掌握了,那就权当巩固了,没有掌握其他的就再多加补习。一味的擅作主张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自然得不到老师的认同。

  第三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

  当家长面对孩子困惑的时候,用积极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用正向的心态看待不同,这对孩子将来适应不同的人、环境、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六、教育观和素质教育观的区别?

1、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包括:

①素质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②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③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④素质教育造就“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

七、洛克的教育观点?

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洛克的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洛克认为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有远虑、富有同情心或仁爱之心,以及有良好的教养或礼仪。洛克绅士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造就能按这些道德规范行事的有绅士风度的人。

二、洛克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认为健全的精神是最主要的,但健全的身体是其前提,期望通过体育把绅士培养成强壮而又勇敢、坚定的人。

三、洛克主张绅士应当采用最容易、最简洁的方法学习:一是适时而教,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二是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三是循序渐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良好教养或礼仪,称之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在礼仪的养成方面:首先,洛克强调绅士有教养的风度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其次,他认为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要让年轻的绅士养成彬彬有礼的习惯,大人们必须树立仁慈、美德的榜样和祥和的规诫,而不应使用严厉的斥责,养成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常规。

八、教师的教育观?

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它事物关系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它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2. 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3. 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本节旨在通过对现代教师观的论述,使教师了解现代教师职责和特点,明确现代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师的现代意识,是教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师观,实现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

4. 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师的职责,作一位符合新世纪素质要求的教师。

九、杜威的教育观点?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分为以下5点,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二:教育无目的论;三:学校即社会;四:教学论;五:道德教育论;六:儿童中心论。

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

十、卢梭的教育观点?

1.“自然教育”的作用——保持和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卢梭认为, 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 人生来爱自由, 具有自爱心和同情心。一切错误和罪恶都是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2.“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

卢梭鲜明地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要求教育要“遵循自然, 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 ”, 即 “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 , 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 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