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师中山人才网

新教师如何备课?

248 2024-12-06 13:48

一、新教师如何备课?

1.如果是新教师,练习可以对着镜子、掐表、录音,自己模拟上课。听自己的语速快慢、转折是否生硬。

2.做精备,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几分钟都要具体到纸上。(注意留出学生思考、活动、回答的时间)。精备要天天坚持,坚持一届,以后都很轻松了。

3.PPT包括封面作业页面,主要需要讲解的PPT保持在十张左右,当然你如果每张PPT字大字少可以稍微多一点。

4.多上课,多练习,唯熟能生巧而已。

二、小学新教师如何成长?

刚接手小学的课程的话,应该多去听听课或者是去串班听课,多去外面学习。然后完善自身的不足,这样才可以成长。

三、新教师如何上好汇报课?

又是汇报课。听见这个词就头疼,我刚来学校头三年也是让领导哄着跟个傻吊一样上汇报课。美其名曰:为尽快出师而奋斗。

如果你们学校没有特别要求,比如需要多少人或者多少领导听课,你就在头一天下午发布上课通知。课程就安排在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逃避检查又可以完成任务。

如果你想实打实的像个杂耍动物一样让领导观摩你的课。

你就好好准备了,课件一般准备15到20页幻灯片。搜集一些教学资料,尽量调动一下学生上课积极性,课程把握主线讲好就可以了。 最后有个结尾,比如课程作业加一个谢幕等等。就这。希望对你有用。

四、如何评价新教师的课?

评价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要看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教学效率等几项因素.

一、对新课程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每一堂课都要提出明确、多样、恰当又符合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要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三、课堂教学效果要从学生的外在表现和隐含在教学过程中的三对重要关系来进行评价。

第一,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两个“量”的变化。一是参与度,即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的比例;二是创新度。

第二,还要在总体上观察这堂课的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活动的量和质这三对关系是否和谐。

四、在教师素质上,主要看教师是否能从科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对课堂教学的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

五、考查方案的设计要从记忆性知识考查为主转向理解性应用性知识考查为主,重视对学生独立的或合作的探究性能力的考查。

五、如何指导新教师上好课?

新老师入校头半年先跟班跟课,在学校老教师的"传、邦、带"的指导下逐渐入门!不达标者不上课,以免误人子弟!

六、如何更好地指导新教师?

如何做到对新教师的有效指导

作为有过实习教师经历的我,从被指导的角度反思这个问题,我觉得,对新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一、仪表教态

这是比较好入手的指导,当然也很有必要。因为有些初入职的年轻教师正处在个人极其爱美与对教师仪表认识模糊的状态之中。确实会有一些新教师对自己的仪表教态不够重视。

1.仪表方面,需要注意规范着装,女教师不穿着过于暴露的服装,不可以化浓妆。男教师注意不可以穿拖鞋等。另外就是要做到服装的合体与整洁。

2.教态方面。我受到的教育是教师除非身体原因,不然不能坐着讲课。另外,双手拄着讲桌也是不雅观的。

二、教学的规范流程

如果对新教师说,教学无定法,要根据各种课程内容来设计。估计新教师会崩溃,他们需要的是你先告诉我怎么做!那么起码的教学规范流程要告知新教师。

1.组织教学

起立问好,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提醒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复习提问

对上节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将新知识引入课堂。

4.讲授新课

文科最常用的方法是讲述法加讨论法;理科最常用的是讲述法加演示法。

5.总结

临近下课前,务必将新课加以总结。如果可能,可以提升一下高度。

6.布置作业

作业可以当众宣布,也可以交由课代表处理。

7.下课

这些环节是基本的,常见的教学流程,个别可以省略,通常都要用到。

三、学情的介绍

新教师可能有钻研过教材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所以,对新教师培训中,要将本校学生大体情况加以告知。切忌假大空的话,要切合实际。这样,新教师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做到有指向性。

四、教育观念的指引

教育观念说来是最难形成的,去培训新教师的时候,因为时间有限,还是主要已告知的方式,告诉新教师,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观。其实,这还是多少会对新教师的成长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的。

比如,为学生负责,将知识校准,教学中要有正能量,注意本年龄段学生的接受特点……这都会对新教师有一个比较好的指引!

新教师培训不是做做样子,需要科学安排!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欢迎留言指正!

七、新教师如何与老教师相处?

首先我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教师节,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感觉非常有意义。首先祝各位老师们节日快乐!作为新教师如何与老教师相处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首先可以通过聊天,在聊天的同时新教师倾听一下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插入自己的观点。我个人感觉人与人之间相处,本着轻松无拘束的交谈,虚心的听取对方的意见,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找好方向。大家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有一些陌生,时间一长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只要用心去沟通,新教师和老教师没有什么两样。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工作热情精力充沛。同时也要虚心向老教师多学习,多请教。“梅花香自苦寒来”勇担重任,用自己的智慧和启迪别人,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化别人。力争做到多问老教师教学经验,这样让年轻教师可以少走弯路,多做一些埋头苦干分内的工作。多沟通(年龄上的差异,并不代表观念上也有差异)可以试着与他人相互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体会。相信这些办法都是可以借鉴,让新.老教师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尽快的适应这些这些问题,把教书育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让新.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和智慧。

八、新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备课?

作为刚上岗的新教师,开始备课都有点手忙脚乱,这非常正常

对于新老师,怎样有效备课?

我简单的说一下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备教材,教材是依托,是基本,要吃透教材,吃透教参,参考教参提取出重点难点,能够做出相应的PPT,可以在网上多比对几个,来进行补充完善,形成自己的上课思路之后,再在网上搜一些示范课观摩课,来看看别人的教学环节与自己设计的有哪些优缺点,不足的地方,删除,别人的优点,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集编,导,演于一体,而备课的过程属于编的过程,后期导的如何,演的怎样,观众收效如何,是否买账,主要看前边编的效果与水平。

当然,我个人认为,课永远没有备好的时候,每次想到我收集准备的这些东西,会被孩子们吸收消化,就会特别激动特别有激情,而我准备的越充分,孩子们就吸收消化的越好,就好像为家人做饭,做的越用心越可口,家人就吃的越香,自己就越满足,是一个道理。

其次,要备学生,所谓的备教材,是要演给学生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怎样把学生与教材结合起来非常关键。

备学生就是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个体水平差异以及知识接受能力,当然,对于新教师而言,可能对班级学生的姓名跟本人暂时还对不上号,这是上课的大忌,我建议争取在上一节课之后能全部对上号,不用看座次表能够叫上每个学生的名字,这需要下一番功夫,把学生的座次表跟拍的教室学生图片比对着反复记忆,这个过程还要跟班主任配合,向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特点。了解了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够在导的过程,做到与每个学生充分配合,能够针对每个学生分别提出适合学生个体的问题,既不偏难又不偏易,使整堂课覆盖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再次,备教法,好的教师就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脑中有课程,浑身是教法

一个知识点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用怎样的方法让同学们接受起来更愉快,记忆起来更简便,这个过程需要学习。一个上课有章法的老师就好像一个擅长厨艺的的主妇,那一些晦涩难理解难记忆的知识点在她手下三下两下就成了一盘清爽可口的小菜,令学生们愉快的吸收消化

当然,怎样调动起学生对自己学科的兴趣积极性,怎样落实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怎样针对每个学生设置课后作业以及怎样安排早读晚自习的内容,这些都属于备课的内容,要让自己的课程成一个体系,而不要让每堂课成为一个孤零零的存在

是否已经感觉到,做一个老师,不难,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

但是你要相信,每一份付出都会有所收获,看到自己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热爱自己的教学方式,能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学好,那种精神满足是其它行业所体会不到的

以上仅个人观点

作为新教师,请加油吧!

九、如何实现新教师角色的转换?

“玲子智慧家教看招”为您分析、分享、解惑、智慧支招:

新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新教师的角色转换呢?

从新教师本身的角度来讲:

1.心里要有明确的定位

心里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了。所以不能再像学生那样天真,玩心很重。而是心理要成熟起来,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要逐步成长为一名教师育人的好老师。

2.无论着装和言行举止,都要有教师的风范

着装要成熟、言行举止要有教师的模样,不能轻率的打打闹闹,要稳重端庄,有教师的气质和风范。

3.身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表

要树立良好的品行,不断的学习拥有丰厚的学识,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为世人做出表率。

4.看书学习成长

看教育经典名著,能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一名优秀老师。如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李镇西《最好的老师》、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等等,能极大的帮助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5.充分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对于自己所教学科,要用心做好备课,上课,特别作为新教师,要积极的听老教师的课,尽快的在业务方面成熟起来。对于学生,还要承担起育人的职责,比如,对于上课不听讲的学生,就要积极的进行教育引导等等,本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从学校角度来讲:

1.进行集体培训

可以组织新老师们进行集体培训,让有经验的老师,来谈一谈如何尽快的进行教师角色转换,如何更好地成长为一名教师。

2.举行新教师成长座谈会

让新教师都来谈一谈,如何更好地进行角色转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开展“老带新”活动

让新教师拜老教师为师傅,用一名老教师带一名新教师成长,在新教师成长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给予帮助和指导,能很好的帮助新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尽快成长。

总之,新教师必须尽快地进行角色转换,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十、新教师如何反思自己教学?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能力决定着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反思中该反思点什么呢?

01 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经验,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

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02 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者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感到力不从心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

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03 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

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