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师中山人才网

十佳青年教师含金量?

190 2024-12-04 18:02

一、十佳青年教师含金量?

这个荣誉称号含金量很高。为了激励青年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县市教育局每年都要表彰一批青年教师,称号不一,十佳青年教师只是其中之一。其评选条件与比优秀教师条件更高,一般是以乡镇为单位名额为十个。比优秀教师名额还少,所以含金量更高。对将来晋级职称积分极其有利,是一个大的加分项。

二、十佳军属事迹材料?

1. 面对丈夫在军队服役期间的困难和危险,军属张三丰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工作,专心照顾家庭和孩子,支持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 军属王小红在丈夫牺牲后,不顾自己的伤痛和悲痛,毅然决定承担起照顾孩子和家庭的重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3. 军属李明在丈夫被派往战区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退役军人和其家属提供帮助和支持,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更好的生活。

4. 军属赵丽华在丈夫服役期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为当地的贫困家庭和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展现了军人家庭的崇高精神和社会责任。

5. 军属张静积极参与军队文艺活动,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军队和家乡带来了光彩和荣誉,展现了军属的文艺风采和爱国情怀。

6. 军属刘海燕在丈夫服役期间,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为丈夫和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7. 军属王小明在丈夫被派往海外维和任务期间,主动承担起家庭和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工作,展现了军属的家庭责任和母爱之美。

8. 军属张建华在丈夫退役后,积极参与退役军人的创业和就业培训,为退役军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展现了军属的社会责任和爱心之美。

9. 军属李娟在丈夫服役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取得了更高的学历和职业地位,为丈夫和家庭带来更多的荣誉和尊严。

10. 军属王丽芳在丈夫因公牺牲后,积极参加当地的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为传承和弘扬军人家庭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做出了贡献。

三、十佳少年事迹标题?

新时代好少年主要事迹标题,助人为乐,尊老扶幼。

四、十佳劳模事迹怎么写?

1、孙远秀:师带徒传承纺织“薪火”

她是精益求精的技术能手,更是诲人不倦的技能导师。作为纺织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孙远秀立足岗位,将责任、理想、技术、创新一肩挑起。

以生产纺织品用纱为主业的长源纺织是福建省纺织龙头企业之一,来自生产一线的孙远秀,是这条纺织生产线上的工作标兵与技能大师。

在纺织行业,孙远秀已经工作超过20年,作为总教练,孙远秀习惯了起早贪黑的工作节奏,丰富的经验让她把繁忙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2、全国劳模周明娟“名师带徒”传授“美丽秘籍”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省财贸工会兼职副主席、杭州解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营运部助理周明娟,指着嵌在“周明娟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外墙上的五只手模型,对两位徒弟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工匠精神、榜样力量、劳动光荣、不忘初心、砥砺传承。

3、福建省劳模陈加友:以匠人匠心践行茶人初心

陈加友,1969年出生于安溪县龙涓乡,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主任,正高级讲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评茶师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30年来,陈加友从事茶叶机械教学、创新、研发和生产,培育了一大批茶机创新能手,并先后获国际发明金奖1项、全国发明金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专利三等奖1项。

发明国家专利37项,参与制定茶叶国家标准2项、省地方标准2项,主持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13项,出版《茶叶机械》专著1部,发表论文36篇。2018年,他获评福建省劳动模范。

五、十佳网格员个人事迹?

王盈飞荣获2022年浙江省十佳网格员荣誉称号。自2021年初担任杭州萧山瓜沥镇网格员以来,积极开展网格服务工作,牢记为民服务初心,扎根基层,及时解决群众问题。

2021年11月1日,在网格巡查中,她发现党柯路柯桥道口公交站往东300米处红绿灯旁,非机动车道上窨井盖破损,钢筋裸露,破洞较大。该路段车流量较大,对过往行人车辆有安全隐患。她第一时间放置警示桩,将事件上报指挥室,并每天早晚巡逻两次,确保过往车辆安全。

六、感动青岛十佳人物的事迹?

丁春源 获评类别:敬业奉献李沧区兴华路街道居民,毛子埠大屠杀纪念馆创始人。

获评类别:助人为乐

刘创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91208部队后勤部油料仓库油料保管员。

获评类别:见义勇为

郭维佳 青岛佳诺集团董事长。

获评类别:见义勇为

任敦明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装卸二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获评类别:敬业奉献

牛兆科、王臣诚 胶州市李哥庄镇周臣屯村村民。

获评类别:见义勇为

姜红艳 现任李沧区社会福利院服务部主任。

获评类别:孝老爱亲

陈汝群 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大湾社区居民,从事海产品批发销售经营。

获评类别:见义勇为

王春华 青岛颐健堂小儿推拿店执业医师。

获评类别:助人为乐

宁允展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中国南车技能专家,被誉为高铁首席研磨师。

获评类别:敬业奉献

七、十佳孝心少年事迹简短?

1、黄凤,女,16岁,安徽五河县

  【“板车女孩”黄凤:爸在家就在】

6岁时黄凤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开家。11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弃!16岁的她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了

2、赵文龙,男,13岁,包头市包钢八中初一五班

  【“小蒙古汉子”赵文龙:13岁的男子汉】

  贪玩调皮,本应是13岁少年的特质,而命运却没有给文龙这样的机会。没有父亲的相伴,他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从不抱怨。他说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让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3、吴林香,女,13岁,重庆忠县

  【吴林香:逆境中她始终微笑】

  重庆忠县的吴林香六岁时父母离异,2011年母亲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继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小林香本来不爱笑,但是从妈妈病了之后,她便总是用笑容面对妈妈,逗她开心。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

4、徐沁烨,女,13岁,浙江长兴县林城镇

  【徐沁烨:一夜长大】

13岁的徐沁烨原本有个幸福的家,2011年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她便一夜长大。她放弃了县实验中学的升学机会,全心照顾妈妈,用自己乐观宽慰着母亲。对她而言,妈妈治愈的希望不论有多渺茫,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不会放弃。

5、弟弟何秀巡、姐姐林章羽(母姓),湖北恩施

  【茶园姐弟林章羽、何秀巡】

  湖北恩施州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俩,在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常年坚持代父母行孝,照顾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姐弟相依为命,姐弟手足亲情,在磨难面前姐弟俩依然快乐面对。

6、高雨欣,女,11岁,黑龙江望奎县

  【高雨欣:卖烧烤的小女孩】

  在家庭陷入困境时,她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咱家我顶着。”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担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高雨欣这样说。

7、路玉婷,女,16岁,四川成都

  【路玉婷:在奔跑中坚强】

  成都女孩路玉婷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以维持家用。这个“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个月迎来变故:母亲离世……坚强独立乐观的玉婷,孝敬长辈,勇担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看似柔弱却一直迎着苦难坚强飞奔!

8、龙花,女,17岁,湖南凤凰县

  【龙花: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

17岁的龙花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选择了放弃学业,勇敢担起一个家。然而,龙花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这朵开在吊脚楼里的坚强小花用她的乐观照顾着家庭,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

9、邵帅,男,16岁,江苏徐州

  【邵帅:少年捐髓救母】

12岁,正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时候。可12岁的邵帅却面对着一个连大人都会皱眉的抉择。为照顾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亲,休学到北京为母亲捐献骨髓。最终在医生劝说下,妈妈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邵帅少年捐髓救母,孝心感动社会!

10、王芹秀,女,13岁,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

  【王芹秀:爱比血缘更美丽】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七里村的13岁养女王芹秀,个头不大,却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她逼着自己坚强起来,养活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养父和80多岁的奶奶。上山打柴、照顾养父……她自己节俭,却厚待家人。她用爱阐释着超越血缘的亲情。

八、十佳少年的事迹怎么写?

十佳好少年的主要事迹可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在学习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关心同学、积极服务校园等等。具体来说,可以写少年慷慨解囊帮助困难同学

九、08年十佳奥运获奖事迹?

男子69公斤级决赛,韩国选手李裴勇在第一次挺举中,不慎扭伤左腿关节,当裁判问他是否还要比的时候,他坚决地要举下去,大家都知道他不会成功了,但他依旧要完成最后两次挺举,

他,失败了,在举好的时候大哭,观众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声,他,也成功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33岁的丘索维金娜状态惊人,不但在强项跳马上获得银牌。她还出现在女子个人全能决赛场上,平衡木14.875、自由体操14.600、跳马15.750、高低杠14.900,顽强的丘索维金娜排在了女子全能的第九位。

好在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稳定,丘索维金娜也可以更安心地在赛场拼搏,“比赛中,我努力让自己出色顺利地完成每个动作,我还想继续参加比赛,希望能在周日的单项中有好的成绩。”丘索维金娜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谈到自己在赛场坚持了这么多年的动力时,丘索维金娜饱含感情地说,“我喜欢体操,喜欢从事它,它给我带来那种难以说出来的喜悦。什么时候会结束体操生涯,我自己也不知道。”

母爱能让一个人走多远?33岁的丘索维金娜会告诉你。

这位经历了5届奥运会,以北京奥运会最年长的体操运动员身份出征的德国运动员在17日的比赛中力克一帮小将,摘得一枚宝贵的跳马银牌。

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母亲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

男人一样的短短头发,线条有些刚硬的脸庞,丘索维金娜却有颗最柔软的母亲的心。获奖之后,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把这枚奖牌奉给我的儿子。”

这枚奖牌也许真的应该归功于儿子,是他,让丘索维金娜顽强地走到了今天,走到了另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她的第一个奥运会奖牌。

生于1975年的丘索维金娜,16岁时就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2004年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

1996年,她功成身退组建家庭,3年后生下儿子阿廖沙。然而,2002年,3岁的儿子被查出患了白血病,27岁的她为了赚取奖金支付儿子的医药费,不得不重返沙场,和年轻运动员同场竞技。为了儿子,她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为了儿子,她和丈夫还变卖了小公寓和汽车,移居到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德国,并披上了德国队的战袍。

为了多赚取参赛奖金,她报名参加所有的比赛、能够上场的所有项目。她就这样从跳马专项变成了动辄参加四个体操项目的全能型妈妈队员。

不过,相比之前的比赛,这位母亲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感觉并不那么沉重:儿子病情已经大为好转。除了为儿子,她更多的是享受自己所热爱的体操带来的快乐。

“我无法形容我的快乐。我对体操的爱依旧,我每天都从中得到快乐,”她说。“我不觉得我有33岁了。我觉得我还是18岁。”

她对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还有自己的梦想。“2012年我就要37岁了。如果可能,我还要参加我的第六届奥运会。”“为了比赛每天训练确实不容易。我告诉我自己为了赢得奖牌,我必须坚强,”这位无位畏的母亲说。

谁能断言,2012的伦敦,丘索维金娜不会给世界另一个奇迹。

十、三个十佳主要事迹?

驻村书记黄文秀,用科技染绿荒山杨善洲,赶走饥荒袁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