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援疆教师的感人事迹?
援疆教师在新疆艰苦的教学环境下,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帮助当地学生走出困境。
他们不辞辛劳,经常深入农村和边远地区进行教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扶贫”的宗旨。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为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幼儿园里的感人教育事迹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的教育,还能体验到温暖的师生情谊。在幼儿园里发生的许多感人的教育故事,不仅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折射出教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最难忘的幼儿园教育故事。
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与关怀
小明是一个热情爱笑的男孩,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他表现得格外害羞,不愿意和同学们玩耍。班主任观察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小明沟通,耐心地了解他的想法。原来,小明从小被父母忽视,缺乏家庭的关爱,所以在集体中表现得很害羞,难以融入。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便加倍照顾小明,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包容。渐渐地,小明变得开朗自信,主动与同学们玩耍互动。班主任的及时干预和关怀,不仅帮助小明顺利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也让他感受到被爱的甜美滋味。这让人感动地看到,孩子最需要的正是理解和关怀。
主动关怀,用爱温暖孩子们
一个寒冷的冬日,张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孩子穿得很单薄,忍不住瑟瑟发抖。她立即主动询问孩子们的情况,得知他们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买不起厚实的衣服。张老师二话不说,自掏腰包为孩子们买来了御寒的衣服。看到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兴奋不已的模样,张老师感到内心格外温暖。后来,学校还为这些孩子们筹措了冬季取暖费用,确保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温暖过活。张老师的主动关怀和学校的及时帮助,用爱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用耐心与爱心帮助孩子成长
小红是一个十分调皮捣蛋的女孩,她总是破坏课堂纪律,让老师头疼不已。但是李老师并没有放弃她,而是耐心地一次次引导和教育她。李老师发现小红的行为更多源自于缺乏家庭关爱,便主动与她沟通,试图了解她内心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引导,小红变得越来越乖巧,课堂表现也日渐良好。李老师用爱心和耐心帮助小红走出困境,让她重拾信心,这不仅成为了小红成长路上的里程碑,也让人感受到教师的伟大,他们用爱心和智慧培养每一个孩子。
通过这些感人的教育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教师们用无私的爱心和耐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温暖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我们由衷地感谢这些默默付出的幼儿园教师们,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孩子们拥有了美好的童年。让我们一起为这些教育英雄们点赞,为他们的伟大事迹鼓掌!
三、学生感人的家庭事迹?
学生爸爸见到有人跳海自己不会游泳还跳下去救人,没想到救了别人自己也没过
四、感人的防艾事迹?
18年坚守,他用爱感动世人
18年前,当他第一次看到艾滋病患者交错着绝望、无助与求生渴望的眼神时,他决定要为他们做一些事情。18年后,提起王胜勇的名字,在孝感,乃至全国的防治艾滋病领域,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对工作的严谨负责,对病人的无私关怀和帮助在业内名声显赫。
18年来,他一心扑在防艾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换来患者的信任,成为艾滋病人的朋友、知己、亲人、救命恩人。近日,孝感市孝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王胜勇上榜2021年荆楚楷模5-6月月度人物。
做最好的倾听者
艾滋病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无法向亲人和朋友倾诉,王胜勇深知艾滋病人的苦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予他们人间大爱。
每天早上七点二十分,王胜勇那狭小的办公室就会亮起灯,等待需要倾诉的人。因为压抑的情绪需要释放,他便把手机号码给了所有的病人,并保证一天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患者的来电;因为对疾病的害怕,患者往往在夜深人静时睡不着,作为患者唯一可倾诉交流的朋友,他无数次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吵醒。每次,他都耐心地倾听,细致地开导,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与恐惧,使患者从痛苦和沮丧中摆脱出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人的担忧、亲友的指责,王胜勇也承受着心理的压力。但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坚守在“艾”防战线已经长达18年。
做坚定的支持者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外地返乡“过年”的艾滋病病人因为交通管制面临断药的风险。面对他们的焦虑与无助,尤其是好多病人没有将自己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告诉家人,一旦隐私泄露,必将导致家庭矛盾。
王胜勇及时联合济南时空的李辉老师、北京健康管理中心的肖东老师联名给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写信的同时,主动在微信朋友圈、QQ朋友圈发布消息,并亲自驾驶小电动车,不顾个人安危,翻越各种障碍,经历了各种困难,在第一时间将“救命药”送到艾滋病人手中。
2016年10月,其辖区内有一个两岁半的女童感染艾滋病,其父母也是艾滋病患者。王胜勇为他们全家选择了最佳治疗方案,多次前往医院探视病情,并在生活与经济上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有一天,女童的妈妈对王胜勇说:“我死了没关系,我的孩子怎么办,她的人生才刚刚起步。”面对泪流满面的母亲,王胜勇毫不犹豫地承诺,“你放心,孩子的成长我来守护。”从那一天起,他就承担了女童的部分生活费及学费。
坚持十多年做义工
2005年,王胜勇加入义工组织,他的义工编号为A602,十多年过去了,他一直记得自己加入义工的初衷。这么多年,他自己认为自己做得最有意义的,并且一直在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成为了一名义工。
王胜勇是孝感市义工联合会“小敏希望”助学项目组的骨干,是孝南区益邦社工服务中心核心成员,也是孝感市弘毅社工服务中心创始人之一。他给予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无私的关怀与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就学、就业、就医及生活当中的各种困难,守护一个个“艾滋女童”成长,先后筹措资金一百多万元帮助35名孩子圆了大学梦。
他常说,帮助别人的同时,获得的是快乐。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助人自助”这个行列,让更多的人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个社会才会幸福和谐。
五、党员事迹如何感人?
一、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杨善洲从1953年担任区委副书记起,先后担任过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1977年担任保山地委书记,直至1988年退休。他很少呆在机关,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碰上饭点,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
为提高亩产解决群众温饱,他亲自试验并示范推广“三岔九垄”插秧法。直到现在,保山当地群众插秧还沿用这个方法。他还推动了“坡地改梯田”、改籼稻为粳稻等试验田。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排第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被人们称作“粮书记”。
他担任地委书记后,按照政策,组织部门上交了他家人“农转非”的报告,他闻讯后坚决要求撤销了报告。他的妻子和大女儿一辈子都在农村。
他担任地县领导干部30多年,可直到退休也没有能力为在农村的家盖一所像样的房子,他家的房子曾经是全村最差的。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大亮山林场种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5万元在施甸县城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了一幢新房。老伴找到他:能不能凑点钱,帮娃们还账?他东拼西凑仅拿出9600元。为了不拖累孩子们,杨善洲做主把房子卖了。
1988年3月杨善洲退休后,婉拒上级安排他到省城安享晚年的厚意,走进施甸县大亮山,与15名职工一道开始了起早贪黑植树造林的生活。
那时,就地取材搭起来的40多间油毛毡棚是大家的栖身处。1992年,大亮山林场盖起第一间砖瓦房,他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在四面透风漏雨的油毛毡棚,老人一住就是9年。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却坚持不从林场领取报酬。最初的几年,林场每月给他补贴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100元。林场曾多次要给他一个月500元的补助,他总是一句话顶回来:“我上山是来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22个寒暑过去,大亮山林场人工林面积达5.6万亩,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2009年,82岁的杨善洲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10万元,被他当场谢绝。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保山市委市政府奖励的20万元,捐出16万元用于公益事业,仅余4万元留给他一生愧疚的老伴。
“杨善洲不仅是共产党员的典范,也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的楷模。”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福泉说。
六、洪战辉的感人事迹?
洪战辉感人事迹:抚养捡来的妹妹,勤工俭学资助其他困难生
在家庭屡遭变故、生活艰辛的情况下,12年来克服种种困难,把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一手养大。艰难困苦并没有压弯他稚嫩的脊梁,反而砥砺他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赚来的钱供“捡来”的妹妹读书。尽管生活拮据,但他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自己拿钱资助其他困难同学。洪战辉的坚强和执著,感动了中国。2005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他也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七、穆托姆博的感人事迹?
穆托姆博每年都要回乡,在刚果首都金沙萨,他捐了1500万美元修建了一所医院,而且他作为国际慈善机构CARE的代言人,每年都会回非洲进行慈善活动。此外,他还参加NBA和UNICEF的“联合起来为孩子,联合起来抗艾滋”的活动。穆托姆博有六个孩子,但是4个是领养来的。
八、塞罕坝的感人事迹?
1、塞罕坝林场建设者: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团体奖获得者。颁奖词:高志局四海,万载垂清风。
2、在我们中国版图上,我们向北看有这样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啊,爷爷种树,儿子种树,孙子还是种树,在这里出生的孩子,很多孩子的小名叫苗苗、森森、小蝶,在这里人们特别认同一句话:如果没有树木,人类将会怎样,如果没有森林,世界将会怎样?
3、他们是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
4、55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5、55 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荒漠上徒手种下112 万亩人工森林,将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0%。从1 棵树到112 万亩,从一大片荒漠变成一大片森林,塞罕坝人让世界看到人类正在创造绿色文明的奇迹;
6、55年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精神感动中国,感动了世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九、史铁生的感人事迹?
▲史铁生故事 ·21岁时候双腿瘫痪。
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
1998年开始做透析。
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文章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史铁生对命运独特的看法 人家让他拜佛,他不拜。
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立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
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非绝顶的一处宝座。
人家让铁生算命,他不算。
因为,如果命好则无须算,“好”自会来;如命不好,更不必算,乐得活一天高兴一天,省却明知前程险恶,还不得不步步逼近那灾难,成天战战兢兢,何苦!高人说能“为你避灾”,铁生也不信,因为那就是命运无定了,其所“算”,乃是妄说,还算它干什么? 但史铁生似乎又“信命”。
他说:“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
”难道一个人所走的路不都是“这一条”路?但这并非不要把握“命运”。
铁生的奋斗精神和创作实践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
他只是不强求什么,不做欲望的奴隶,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哪有完全“心满意足”的一天! 我以为新时期的青年作家中,史铁生是最了悟人生,最豁达,也最真诚的一个典型。
他是个残疾人,他曾几次为此而悲观欲自杀,但当他终于觉悟到无差别便不成 为世界时,他便坦然“接受”了残疾之躯,“接受”了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并努力做一个精神上的健康人。
我尤其欣赏铁生释然面对苦难的大度彻悟。
他说:“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
”所以,人是万不可追寻什么绝对的公平,永远的利益以及完全无忧无虑的所谓“幸福”的。
没有无憾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走进不同寻常的史铁生 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个被严重忽视的人物。
他一度被列入所谓“抵抗投降”者的行列,但这不蒂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史铁生的姿态与其说是抗议的、批判的,不如说是沉思的,建设的... 我喜欢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
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
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 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
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生命里的残疾与爱情 我是史铁生——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话有点怪,好像我除了是我还可以是别的什么。
这感觉一直不能消灭,独处时尤为挥之不去,终于想懂: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铁生。
多数情况下,我被史铁生减化和美化着。
减化在所难免。
美化或出于他人的善意,或出于我的伪装,还可能出于某种文体的积习——中国人喜爱赞歌。
因而史铁生以外,还有着更为丰富、更为浑沌的我。
这样的我,连我也常看他是个谜团。
我肯定他在,但要把他全部捉拿归案却非易事。
总之,他远非坐在轮椅上、边缘清晰齐整的那一个中年男人。
白昼有一种魔力,常使人为了一个姓名的牵挂而拘谨、犹豫,甚至于慌不择路。
一俟白昼的魔法遁去,夜的自由到来,姓名脱落为一张扁平的画皮,剩下的东西才渐渐与我重合,虽似朦胧缥缈了,却真实起来。
这无论对于独处,还是对于写作,都是必要的心理环境。
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近似的)路上来了。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我的写作因此与文学关系疏浅,或者竟是无关也可能。
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惊心,便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我仅仅算一个写作者吧,与任何“学”都不沾边儿。
学,是挺讲究的东西,尤其需要公认。
数学、哲学、美学,还有文学,都不是打打闹闹的事。
写作不然,没那么多规矩,痴人说梦也可,捕风捉影也行,满腹狐疑终无所归都能算数。
当然,文责自负。
写作救了史铁生和我,要不这辈子干什么去呢?当然也可以干点别的,比如画彩蛋,我画过,实在是不喜欢。
我喜欢体育,喜欢足球、篮球、田径、爬山,喜欢到荒野里去看看野兽,但这对于史铁生都已不可能。
写作为生是一件被逼无奈的事。
开始时我这样劝他:你死也就死了,你写也就写了,你就走一步说一步吧。
这样,居然挣到了一些钱,还有了一点名声。
这个愚顽的铁生,从未纯洁到不喜欢这两样东西,况且钱可以供养“沉重的肉身”,名则用以支持住孱弱的虚荣。
待他孱弱的心渐渐强壮了些的时候,我确实看见了名的荒唐一面,不过也别过河拆桥,我记得在我们最绝望的时候它伸出过善良的手。
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谋生。
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
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不见终点的路。
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
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我说过,这样强调是恰当的。
我只是没想到,史铁生在四十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
这两种消息几乎同时到来,都在他二十一岁那年。
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儿的先迎来了残疾——无论怎么说,这一招是够损的。
我不信有谁能不惊慌,不哭泣。
况且那并不是一次光荣行为的后果,那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事件,普通得就好像一觉醒来,看看天,天还是蓝的,看看地,地也并未塌陷,可是一举步,形势不大对头——您与地球的关系发生了一点儿变化。
是的,您不能有以脚掌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磨擦。
不错,第一是坐着,第二是躺着,第三是死。
好了,就这么定了,不再需要什么理由。
我庆幸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要点:没有理由!你没犯什么错误,谁也没犯什么错误,你用不着悔改,也用不上怨恨。
让风给你说一声“对不起”吗?而且将来你还会知道:上帝也没有错误,从来没有。
我记得,当爱情到来之时,此一铁生双腿已残,他是多么地渴望爱情呵,可我却亲手把“不能进入”写进了他心里。
事实上史铁生和我又开始了互相埋怨,睡不安寝食不甘味,他说能,我说不能,我说能,他又说不能。
糟心的是,说不能的一方常似凛然大义,说能的一对难兄难弟却像心怀鬼胎。
不过,大凡这样的争执,终归是鬼胎战胜大义,稍以时日,结果应该是很明白的。
风能不战胜云吗? 山能堵死河吗?现在结果不是出来了?——史铁生娶妻无子活得也算惬意。
但那时候不行,那时候真他娘见鬼了,总觉着自己的一片真情是对他人的坑害,坑害一个倒也罢了,但那光景就像女士们的长袜跳丝,经经纬纬互相牵连,一坑就是一大片,这是关键:“不能”写满了四周!这便是残疾最根本的困苦。
这不见得是应该忍耐的、狭隘又渺小的困苦。
失去爱情权利的人,其他的权利难免遭受全面的损害,正如爱情被贬抑的年代,人的权利普遍受到了威胁。
说残疾人首要的问题是就业,这话大可推敲。
就业,若仅仅是为活命,就看不出为什么一定比救济好;所以比救济好,在于它表明着残疾人一样有工作的权利。
既是权利,就没有哪样是次要的。
一种权利若被忽视,其它权利为什么肯定有保障?倘其权利止于工作,那又未必是人的特征,牛和马呢?设若认为残疾人可以(或应该,或不得不)在爱情之外活着,为什么不可能退一步再退一步认为他们也可以在教室之外、体育场之外、电影院之外、各种公共领域之外……而终于在全面的人的权利和尊严之外活着呢? 是的是的,有时候是不得不这样,身体健全者有时候也一样是不得不呀,一生未得美满爱情者并不只是残疾人呵!好了,这是又一个关键:一个未得奖牌的人,和一个无权参赛的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可是且慢。
说了半天,到底谁说了残疾人没有爱情的权利呢?无论哪个铁生,也不能用一个虚假的前提支持他的论点吧!当然。
不过,歧视,肯定公开地宣布吗?在公开宣布不容歧视的领域,肯定已经没有歧视了吗?还是相反,不容歧视的声音正是由于歧视的确在? 好吧,就算这样,可爱情的权利真值得这样突出地强调吗? 是的。
那是因为,同样,这人间,也突出地强调着残疾。
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
残疾即残缺、限制、阻障。
名为人者,已经是一种限制。
肉身生来就是心灵的阻障,否则理想何由产生?残疾,并不仅仅限于肢体或器官,更由于心灵的压迫和损伤,譬如歧视。
歧视也并不限于对残疾人,歧视到处都有。
歧视的原因,在于人偏离了上帝之爱的价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会功能去衡量,于是善恶树上的果实使人与人的差别醒目起来。
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疏离,终至孤单。
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
呼唤什么?比如,残疾人奥运会在呼唤什么?马丁·路得·金的梦想在呼唤什么?都是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
残疾与爱情的消息总就是这样萦萦绕绕,不离不弃,无处不在。
真正的进步,终归难以用生产率衡量,而非要以爱对残疾的救赎来评价不可。
但对残疾人爱情权利的歧视,却常常被默认,甚至被视为正当。
这一心灵压迫的极例,或许是一种象征,一种警告,以被排除在爱情之外的苦痛和投奔爱情的不熄梦想,时时处处解释着上帝的寓言。
也许,上帝正是要以残疾的人来强调人的残疾,强调人的迷途和危境,强调爱的必须与神圣。
十、朱自清的感人事迹?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
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