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师中山人才网

一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140 2023-09-13 03:20

一、一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新课改的学生观包涵一下三点: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权责主体

二、教学观是教师观吗?

不是。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

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它事物关系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和教学观两者中,教育观起着决定作用,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这种分化的教育观念实际上是阶层化的思维观念的一部分,一般来说,较高阶层有着更为明显的精英意识,进取心、奋斗欲望等等。在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中,这种观念被有意无意地传递给下一代,影响他们对于教育的态度,也逐渐培养他们在教育场域的精英意识。

三、幼儿教师观和新课改教师观的区别?

幼儿教师观和新课改教师观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1. 教育目的:幼儿教师更加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重视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社交技能;而新课改教师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2. 教育方式:幼儿教师倡导针对幼儿的专业性教育,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而新课改教师则更加重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学科设置:幼儿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语言、认知、运动、社交等综合性学科;而新课改教育更强调学科间的整合与融合,注重跨学科的课程设计。4. 评价方式:幼儿教育更强调综合性评价,注重通过观察记录和专业评估来评价幼儿的综合素质;而新课改教育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充分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观和新课改教师观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的教育理念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四、现代观包含什么?

现代观包含身体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健康一般被定义为在既定的生命周期内没有疾病。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而从卫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现代健康观则是整体健康。整体健康涉及生理、心理和道德三大因素,诸多的社会和环境因素会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而健康本身就是一种个人财富或社会财富的代表,它是人生幸福指数的决定因素之一。 

五、什么是教师观?

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传统学生观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而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

六、正确的教师观?

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本节旨在通过对现代教师观的论述,使教师了解现代教师职责和特点,明确现代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师的现代意识,是教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师观,实现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

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师的职责,作一位符合新世纪素质要求的教师。

七、教师观的内容?

回答如下:教师观包括:

1. 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教师对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的认识和看法,包括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等。

2. 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看法,包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

3. 学生管理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管理和评价的观点,包括如何管理学生、如何评价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等。

4. 教育环境和资源:教师对教育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和创造的看法,包括教育设施、教育技术、教育资源等。

5. 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看法,包括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方向、教育发展趋势等。

八、教师观有哪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教师角色转变,另一方面是教师行为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应试教育强调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学生学习的督促者或者控制者,而新课改的教师观倡导学生的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统一。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潜能和才能。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课程的关系看,传统教师观体现为教师按部就班地按着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并且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师观将教师看做教书匠、看作知识的传递者,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研究学生、更新教学方法、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做出反思性改进和提升。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教师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社区,发挥知识分子的优势和长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尊严和人格,尤其是后进生,不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另外,要赞赏和肯定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人无完人,要懂得在学生身上看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尤其是遇到学生进步的、改正的地方,最好能够及时指出,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关注着自己的。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是教的主体,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达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效果。教师是在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要时时刻刻记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能把自己当做教育过程的主体。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也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的反思,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突破自己,成为更优秀的教育者。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系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教师观顺口溜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口诀:你我他它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九、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内容?

1.学生观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新课改下的教师观主要包含的内容有:(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3.新课改下的教学观主要包含的内容有:(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十、如何区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够清晰准确的区分清楚。

一、教育观

教育观在教师资格考试过程中,考察的主要是素质教育内涵的内容,在备考中需要以单选和案例分析题来进行备考,那么其中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又包含哪些内容。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概念在考试中建议大家以单选题来进行备考即可,相对考察的比较简单。

素质教育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

(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三)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五条构成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我们在学习和备考中可以用一个口诀快速的学习和掌握,即“个性提速创两全”。

二、学生观

通过学习学生观,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存在的特点,以及成为人民教师后应如何更好的、准确的去对学生进行施教。学生观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体包含三方面,分别是学生是有身心发展规律的;学生是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学生。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分别是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需要大家掌握的是,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独特性,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对待他们,而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共包括三个方面,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们是能够进行思考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三、教师观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二)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三)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