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师中山人才网

教师发展阶段记忆口诀?

162 2023-09-03 10:24

一、教师发展阶段记忆口诀?

以下是教师发展阶段的记忆口诀:

教师发展征程长,分为四个阶段。

进入第一阶段,教学经验待完善。

教科书居于主导,演示教学形成基础。

第二阶段需求增多,探究学习成为必需。

教师自我提高,充实专业技能。

第三阶段进化精神,多学科教育应促进。

与学生建立互利关系,带领团队进步发展。

第四阶段成熟领袖,能够运筹帷幄。

教育的决策者,多元扩展领域。

四个阶段一步一步,带领教师成长成才。

注重持续提升,常学常新,才能立于教育前沿!

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教师记忆教师发展阶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位置,并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论——福勒、布朗

1.关注生存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

2.关注情境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一般来说,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骨干教师发展的四阶段论

北京教育学院研究者(钟祖荣、李晶,1998)依据教师的素质和他们的工作成绩或成果,即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化和外化,把骨干教师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期

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为做教师进行准备的阶段。

(2)适应期

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

(3)发展期

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

(4)创造期

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创造期的教师我们可以称为专家教师。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五阶段论——叶澜、白益民

(一)非关注阶段

这是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前科学”的教育教学知识、观念甚至一直迁延到教师正式执教阶段。

(二)虚拟关注阶段

该阶段一般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该阶段专业发展主体的身份是学生,至多只是“准教师”。该阶段他们所接触的中小学实际和教师生活带有某种虚拟性,他们所获得的教育教学经验大多是间接性的。

(三)生存关注阶段

这一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他们不仅面临着由教育专业的学生向正式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存在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教学实践的“磨合期”。这一阶段的新手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关注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会不自觉地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与同事、学生的关系处理上。新任教师一般处于这一阶段。

(四)任务关注阶段

在度过了初任期之后,决定留任的教师逐渐步入任务关注阶段:这是教师专业结构诸

三、乡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计划?

一、整体性目标

  力求由专业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双师型教师转变。

  二、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每学期学生考试成绩突出。

四、伯林纳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例子?

(一)福勒的教师教学关注阶段理论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教授福勒最早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富勒认为,在成为专业教师的过程中,教师所关注的事物是依据一定的次序更迭的,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任职前关注阶段

职前阶段的师范生只是想象中的教师,还沉浸在学生的角色中,他们没有教学经验,只关注自己,对他们所观察到的班级,经常持批判的甚至是敌视的态度。

第二,早期求生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自我胜任能力以及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生存"下来,他们关注班级的教学与管理关注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学校领导的评价、学生与同事的肯定和接纳等。

第三,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师不仅关注自己的生存,而且关注在当前教学情境对教学方法和材料等的限制下,如何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正确地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而不是学生的学习。

第四,关注学生阶段

虽然许多教师早在接受职业教育阶段就表达了对学生的学习品德乃至情绪需求的关注,但却一直不能真正地适应或满足学生的这些实际需要,往往要等到自己能适应教学的角色和负荷之后,才能真正地关怀学生。

(二)休伯曼的教师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教育家休伯曼是依据教师的生命周期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他认为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主题,但他并没有把发展主题强加于每一位教师。而是依照教师对发展主题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区分出以下五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人职期(从教最初的1-3年)

这一时期的教师表现出对自己所从事的新职业的复杂感情,一方面是初为人师的积极热情,另一方面是面对新工作的无所适从,却又很想尽快步入正轨而急切地希望获得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这一时期也可称之为“求生和发现期”。

第二,稳定期(从教4-6年)

这一时期教师逐渐适应了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比较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人职时的压力和不适已经消失,教师此时已经能够比较轻松、自信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同时要求自己在教学技能得方面进行不断地政进与提高。

第三,实验和歧变期(从教7-25年)

这一时期是教师职业生涯道路上的转变期,教师的转变有两个方向,一是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教师开始对自己及学校的各项作大胆地进行求新和力求改革,关注学校发展,对学校组织和管理中的漏洞进行批评和指正,不断地对职业和自我进行挑战;二是单调乏味的教学轮回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倦怠感,对是否要继续执教产生动摇,因此开始对目前从事的工作进行新的评估。

第四,平静和保守期(从教25-33年)

许多教师在经历了怀疑和危机之后逐渐开始平静下来,能够较为经松地完成课堂教学,也更有自信心,进着职业预期目标的逐渐实现,教师的志向水平也开始下降,对专业投入也逛渐减少,该阶段的另一个主题是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疏远,教师对学生行为和作业更加严格,同时,处于该阶段的教师在经历了平静期后变得较为保守,这可能是自我怀疑的进一步发展,也可能是改革失败的结果。多数教师会抱怨学生变得纪律性更差,缺少学习动机,抱怨公众对教育的消极态度,抱怨年轻教师不够认真和投入。

第五,退出教职期(从教34-40年)

在这一时期,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逐渐退缩,为退休做准备;而教师迫于社会压力,其专业行为没有太大转变,只是更加关注自己喜欢的班级、做喜欢的工作。

(三)伯顿的教师教学生涯发展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伯顿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教师的教学生涯发展需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求生阶段

该阶段的教师刚进人一个新的环境,再加上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他们对教学活动及环境只有非常有限的知识,对所面对的各种事物往往都还处于熟悉和适应之中。这一阶段教师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做好教学工作,他们已经开始注意了解学生,但并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以增强效果。

第二,调整阶段

在教师生涯的第2-4年这一时间段,教师的知识已经比较丰富,心情也已较为轻松。教师开始有精力了解学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能够更多地关心和帮助他们,也会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技巧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第三,成熟阶段

教师在进人第5年以上的教学期后,其经验更加丰富,对教学活动驾轻就熟,并且对教学环境已有充分的了解与熟悉。因而这一时期的教师可以放心地,专心地处理教学中所发生的事情,能够不断地追求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更加关心学生和满足他们的需要。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发现自己已经逐新获得更为正确而深刻的专业见解,并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大多数可能发生的新情况,伯顿的教师教学生涯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综合的基础上的,因而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在于缺少对成熟型教师未来发展的分析、研究和借鉴。

(四)伯林纳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伯林纳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情况,主张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新手阶段

新手水平的教师是指师范生或刚进入学领域的教师,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学习一些陈述性知识,如一般的教学原理、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并熟悉课堂教学的步骤和各类教学情境以获得初步的教学经验。

第二,高级新手阶段

这阶段是指从数2-3年的教师。他们已经从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意识到了教学情境的相似性能把起去所学的知识与现在所遇到的情境与问题相联系,也会运用数学策略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三,胜任阶段

在拥有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并且实到了成功的喜悦后,大多数高级新手有望进人胜任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能按个人想法自由处理事件,依据自己的计划对所选样的信息作出反应,并能够对所做的事情承担更多的职责。

第四,熟练阶段

从教5年以上的教师基本上进入到熟练水平的发展阶段,成为熟练教师。这时的教师对教学情境产生了敏锐的直觉感受,他们能从积累的大量丰富经验中综合识别出情境的相似性能从截然不同的事件中考虑到事物的相互联系。

第五,专家阶段

专家阶段的教师对教学情境不但有直觉的把握,而且能以非分析性、非随意性的方式,理智地做出合适的反应,其行为表现流畅、灵活,不需要刻意的加工。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知道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方该做什么,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更加多种多样。

(五)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理论,

美国学者司德菲通过研究提出了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理论,这一理论比较完整、真实地描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弥补了伯顿等人所认为的成熟期后的教师会一往直前继续成长而不会停滞理论的缺憾。具体而言,司德菲把教师生涯发展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预备生涯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是新上岗的教师,他们通常需要3年时间才能度过这阶段,理想主义、有活力、富于创意、善于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是这一阶段教师的特征。

第二,专家生涯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师已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巧,他们能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同时能够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在工作中能够有意识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

第三,退缩生涯阶段

处于这阶段的教师往往表现出倦怠感,很少致力于教学革新,防范心理严重,需要得到帮助。这一阶段按退缩的程度又可分为初期退缩,持续退省和深度退缩三个层次:初期退缩是指教师很少致力于教学革新,绩效平平,固执而消极,持续退缩是指教师表现出倦怠感、经常批评学校、家长、学生,甚至是教育行政部门,有时对一些表现好的教师也妄加指责,深度退缩是指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无力感,甚至有时还会伤害到学生,但这些教师并不认为自己有这些缺点.并且具有很强烈的防范心理。

第四,更新生涯阶段

部分教师之所以能进入更新生涯阶段,关键在于他们在出现退缩生涯阶段的征兆时,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参加研讨会、进修课程等,因而这一阶段的教师又会呈现出像预备生涯阶段那样的朝气蓬勃的状态,但不同的是他们更多的是致力于追求专业的继续成长、继续吸收新知识。

第五,退出生涯阶段

到了退休年龄,或由于其他原因而离开教育岗位,有些教师开始安度晚年,而一些教师则可能继续追求生涯的第二春天。

(六)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

费斯勒提出了整体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的八阶段理论:

第一,职前教育阶段

该阶段的教育是为了特定的教师角色而做准备的,通常是在大学或师范学院进行的师资培育阶段,当然也包括在职教师从事新角色或新工作的再培训。

第二,引导阶段

这是教师走向社会、进入学校系统和学习每日例行工作的时期,该阶段教师通常都会努力寻找学生、同事和督导人员的接纳,并设法在处理事务时获得被肯定的信心。

第三,能力建立阶段

教师努力增进和充实与教育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技巧和能力,设法获得新的信息材料、方法和策略,此时的教师都想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经常接受与吸收新的观念,参加研讨会和各种相关的会议以及继续进修与深造。

第四,热心和成长阶段

教师已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但热心教育和继续追求成长的教师会更积极地追求其专业形象的建立,发挥热爱教育的工作热忱,不断地寻找新的方法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

第五,生涯挫折阶段

教师可能会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或是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或是工作满足程度逐渐下降,开始怀疑自己选择教师这份工作是否正确,职业倦怠大多数都会出现在该阶段中。

第六,稳定和停滞阶段

教师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这些教师只做分内的工作,不会主动追求教学专业上的卓越与成长,只求无过,不求有功,可以说是缺乏进取心、敷衍塞责的阶段。

第七,生涯低落阶段

这是准备离开教育岗位,打算“交棒”的低潮时期,该阶段有些教师感到愉悦自由,回想以前的桃李春风,而今终能功成身退;也有一些教师,则会以一种苦涩的心情其开教育岗位,或是因被迫终止工作而感到不平,或是因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而觉眷恋。

第八,生涯退出阶段

这是离开教职以后生涯寂寥的时期。有些人会寻找短期的临时工作,有些人也可能会颐养天年,总之是到了生命周期的最后落幕阶段。

五、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皮亚杰与英海尔德在谈到这个时期的儿童特点时说:“道德实在主义引向客观的责任观,历而对一种行为的评定是看它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于恶意的动机违反这个原则,还是动机好却无意违反了规则。例如,儿童在理解不准撒谎的社会价值之前很外(因为缺乏充分的社会化),在对有意的欺骗与游戏或纯粹的愿望有失真实区别之前,成人就告诉他们不要撒谎。结果说真话就成了儿童主观人格之外的东西,并引起了道德实在论和客观责任观,从而使儿童认为一切诺言的严重性似乎并不是看有意欺骗的程度,而是看实际上跟真实性相差的程度。”

第四,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

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12岁的儿童都认为,那些由积极和动机支配但损失较大的儿童,比起怀有不良动机而只造成小损失的儿童要好些。由于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因而在惩罚时能注意照顾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对方的立场,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独立举行游戏比赛。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面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

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的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的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六、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即儿童利用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认识客观世界。

(2)获得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消失。例如,和儿童在一起玩玩具,当我们把玩具藏到身后时,儿童会去我们身后找这些玩具,那儿童就会认为玩具并没有消失,是客观存在的。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万物有灵论,也被称为泛灵论,是指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例如,儿童的头部被桌子撞到了,他会用手拍打桌子,认为桌子是有生命的,是桌子把自己的头部撞到。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得出此结论。实验材料是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例如,妈妈要过生日,女孩喜欢洋娃娃,决定把洋娃娃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认为妈妈也会喜欢,体现的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不可逆、刻板性。例如,小明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小刚,但不知道小刚的弟弟是自己。

(4)没有获得守恒概念。例如,当把一个苹果切成四瓣时,小孩不知道四瓣的苹果和原来的苹果一样大。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思维具有可逆性。此时,小明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小刚,反过来也知道小刚的弟弟是自己。

(2)获得了守恒概念。到达此阶段时,再把一个苹果切成四瓣,小孩已经知道四瓣的苹果和原来的苹果是一样大的。

(3)进行思维活动时要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做支持。例如,儿童绘画从家到游乐场的路线图,路线图没有在儿童面前呈现,但依然会浮现在头脑中,那么画路线图就是借助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此阶段的儿童思维水平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能够理解抽象符号的含义,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运算。例如,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

七、我国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

所谓高质量发展阶段,核心要求就是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彻底改变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的粗放式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产品库存,杠杆增加、风险加大、效益低下、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展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第一,经济增速从过去9%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下降到目前6%左右的增长。第二,必须向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增长的模式转变。第三,加快推进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化改革。

八、儿童语言发展阶段?

1、孩子在3个月左右,会发出一些呢喃声音。

2、在7.8月左右,孩子可以开口说些叠词,如“爸爸”“妈妈”,开始模仿大人说话。

3、孩子在1岁至一岁半时,可以说一些单词句。

4、孩子在1岁半至2岁时,可以说一些日常的简单句,处在语言爆发期。

5、孩子一般到了3岁之后,可以完成日常的一些对话,还能掌握地方方言,语言表达成熟。

九、unny品牌发展阶段?

UNNY七年的发展历程中与全球顶级供应链企业和实验室建立深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研发团队联合科玛历经三年打磨,上千次实验测试,以4大核心技术护航水乳套装:UNNY油品专用控油清爽水乳,内含Derma-clear 专利控油成分,快速减少活跃油脂;SymReboot L19拟态保湿维稳技术,恢复自身肌肤的防御能力,形成隐形“防护膜”,激活皮肤的“微语言”,塑造健康平衡肌。

十、会计发展阶段?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会计阶段,第二阶段为近代会计阶段,第三阶段为现代会计阶段。

(一)古代会计阶段

古代会计,从时间上说,就是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的这段漫长的时期。从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账簿法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等。这个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分析等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征的方法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工作。

(二)近代会计阶段

近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标志一般认为应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公开出版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此间在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其一是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

(三)现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此间会计方法技术和内容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方面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致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