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人 > 建筑工人中山人才网

西方最高的古建筑?

288 2024-01-19 05:34

一、西方最高的古建筑?

高138米。

最为壮观的建筑就是高138米圣史蒂芬大教堂南塔。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重建家园,圣史蒂芬大教堂的修复也开始了,历时10年,于1958年修复完成。如今的大教堂是由一座主体楼和三座楼塔组成,其中最为壮观的建筑就是高138米,成锥体形直插云天的南塔。因为历时四个多世纪并不断改建、修建,所以现在所看到的整个教堂的建筑风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门是罗马风格,尖塔是哥特式,而圣坛是巴罗克风格,将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带有东欧教堂的浓厚地方色彩,成为欧洲最高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更是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中心,成为维也纳的标志性建筑。

二、西方古建筑技术哪些方面超过中国古建筑?原问题(西方古建筑水平是否远超中国古建筑?)?

但凡中国政府有钱一点,思维开阔一点,考古工作者勤快一点,商业机构积极一点,都不会让这样的问题存在。

秦始皇陵大家都知道,一个几十米高的土包子。

但人家其实是个基础高度115米以上的巨大建筑。

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皇陵的封土,高50丈,按秦汉度量尺度,最低都不少于115米。只是两千多年的自然侵蚀,到了十九二十世纪,日本和欧洲学者来测量时,还有近百米高,而今却只有几十米高了。

后来根据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墓封土上还有大量的建筑痕迹和建材残留。所以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这个封土其实是一个九层高台,且层层树以台榭,顶端建有殿堂的高台建筑。

复原起来大概就是下面的样子。

加上殿堂,这个东方金字塔,高度怎么也都140+了。在当时的其他文明中,除了埃及金字塔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外,也就已经被地震摧毁了的亚历山大灯塔了。

不过,现代对秦始皇陵封土的复原还不全面。

严格来说,秦始皇陵的封土,除了每层的建筑外,每一层还要种树并放上玉雕的树木,百兽飞禽。看上去,它不仅仅像是东方金字塔,也像是一座东方空中花园。

当然,我们中国的考古界,往往连画几张漂亮的复原图,制作一个合格的复原动画的条件都没有,所以大家只能看到我们历史遗址里饱受岁月摧残后的落寞一面了。

秦始皇封土及地宫结构示意图

再比如乐山大佛,大家都知道,古代人类世界最大的雕像嘛。

但是,几个人知道乐山大佛其实是一个庞大建筑当中的一部分呢?

改革开放后,修复乐山大佛时,佛像已经因为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受到了较严重的损毁了。

而古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唐朝人建了一座包裹山体的巨型佛阁保护乐山大佛,并称之为凌云阁(历史上又有大像阁等称呼)

史载,佛像高13层,后在宋元战争中被摧毁。后来宋元明清都曾重建,但越修越小,越修越小,名称也从“阁”,变成“棚”,到了清朝一开始变成了“亭”,最后干脆不修了。

我们现在无从得知乐山大佛的凌云阁到底有多大,但现在的考古发现,乐山大佛残留的凌云阁立柱柱址,直径都是1.25米起步。而现在故宫太和殿最大的立柱,直径都才1.06米,很多直径1米的柱子都要拼接出来。

那咱们的考古学家们复原出来的凌云阁长啥样呢?

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太丑了,太敷衍,太潦草了。

原本的凌云阁,高度100米起,光是71米的大佛都比55.6米的东罗马圣索菲亚大教堂要高。

那时候的人,看大佛的视角是这样的。

最早的大佛,是贴满金箔塑科金身的,于佛阁之中,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金身之上,光彩熠熠。

东罗马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千多年来,历经暴乱,战争,地震,火灾后无数次的扩建,重修,最终成了教堂+高塔+附属建筑的建筑群,才有了如今宏伟的的形象。

索菲亚大教堂的顶端,都才到乐山大佛胸口处

我们再看看欧洲是怎么复原他们的历史遗址的。

咱们首先看复原图。

这是西方在游戏中复原的亚历山大灯塔。

这是我们复原的北魏永宁寺塔。

这是遗址都没找到,就瞎几把乱画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遗址想象图。

这是明明有遗址,还瞎几把乱画,规模还没遗址几分之一大的中国铜雀台遗址想象图。

再看看西方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米诺斯王宫遗址。

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下图是他们遗址的细节。

接下来是复原图。

再来看看我们二里头遗址。碳十四测定发现,二里头的发展经历了一期起步,二期发展,三期繁荣,四期衰落的阶段。一到四期连贯发展,中间没有断层(跨越了夏商两代)。

我们的二里头遗址的宫殿面积是10.2万平方米,近乎米诺斯王宫的5倍。

遗址是这样的。

二里头宫殿中,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1号宫殿

我们复原起来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你说你是一个学生,你看到两个文明差不多同时代的建筑复原图,你会不会觉得人家都是高楼大厦,咱们就是茅草房?

但从考古来说,迄今为止,虽然远古时期,我们就已经把陶器玩得贼溜了,但我们没有发现过商代的瓦片,所以我们只能认为商朝的宫殿是茅草顶。

中国最早发现的瓦片实物,已经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周时期的产物了。古希腊最早的瓦片实物,是公元前640年左右的赫拉神庙。欧洲全面普及瓦片,都是古罗马时候的事情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原始的瓦在新石器时代,也就是一万多年前就有了,毕竟那时候人类的陶艺水平已经相当高超了。但没有文献和考古的发现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那么认,这是原则问题。

一下扯远了,我们说回建筑的问题,不聊瓦片了。

下面这个是唐朝麟德殿的遗址。

直接看是没概念的。

它的建筑面积是12300平方米,什么概念呢?古罗马万神殿去除掉6.2米厚的外墙,可用面积约1500平方米。东罗马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占地面积将近8000平方米。巴黎圣母院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科隆大教堂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而且麟德殿的复原不是无的放矢的,是有大量文献和古画做支撑的。但咱们复原起来,麟德殿是什么效果呢?

这模型的结构还是错的

真特么是连个模型都不会修漂亮一点。 @知乎城市-西安

麟德殿的高度可不比索菲亚大教堂低呢

巴黎圣母院被烧了后,人家说修马上就征集方案,而且重建方案天马行空,要不是没钱,我们早就看到一个全新的巴黎圣母院了。

这里要讲一个问题。

中国修复古建筑,极端追求修旧如旧。

我认为也没错,但太极端。

要是古建筑主体结构还在,那修旧如旧没问题。但是像麟德殿,汉朝宣室殿(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在有足够史料支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不拘泥于古代技术来进行重建——这也是国外普遍的做法。

欧洲大地,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无数次千机大轰炸,比如德国,仅二战就遭受了盟军400万架次的战略轰炸。炮弹又没长眼睛,没有修复和重建,哪能看到那么多欧洲古建筑啊?

你像圣索菲亚大教堂,本来就是不断重建改建的。

再比如雅典卫城,你们猜雅典卫城遗址保护委员会是干嘛的呢?他们在保护遗址的时候,有没有使用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呢?

咱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那就是洛阳修复的则天门。

照着史料复原的,帅气得很。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是不成立的。

中国古代奇观遗址非常的多,但修复能力不如西方。一是没钱,二是思想没打开,三是人才缺乏,复原能力弱,四是宣传水平差(连个想象图都丑),五是文化传播能力太差。

如果我们把中国古代的各种奇观,名城,复原成西方复原古罗马城的那种水平。如果我们的奇观有各种类型的,丰富的复原图,想象图,还能有游戏复原,电影复原。如果我们能打开思路,大胆的复原一些古代奇观,不拘泥于恢复古代的建筑工艺。那我想,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就没有了。

三、结合案例对中西方古建筑进行对比分析?

中国古建筑广州光孝寺广州近代建筑西关大屋骑楼建筑广州东山洋房西方古典建筑特点

考察实验选取了广州光孝寺作为分析中国古建筑特点的案例,而广州近代西式建筑特点分析则选取了广州东山区的洋房建筑群作为案例。

一、中国古建筑特点

广州光孝寺始建于汉代,后历经三国、东晋和唐宋等时期的扩建。

光孝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鼓楼、钟楼、大雄宝殿、六祖殿、南海观音庙和西铁塔等。以下就是结合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对光孝寺的一些分析:

1、中国古建筑特点之:“中国古建筑不论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落通常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重要的建筑都是布置在建筑群的最中位置,建筑功能分布秩序分明。如北京恭王府、北京故宫等。”作为中国古建珍宝的光孝寺同样也具备这一特征。

光孝寺的建筑分布呈中轴对称分布,而寺中重要建筑:大雄宝殿则居于中心位置。

柱子的分布设置以及室内的开间都是按照这种对称的关系。

2、中国古建筑特点之:“中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以致境内地形繁杂气候、气候多样。

南方地区的‘干阑’建筑,北方有目的去的毡包式居室,新疆地区的图强评定或土坯拱顶建筑,黄河中原地区的窑洞;而东北及西南木材丰富的地区则是‘井干’式建筑。

而使用木架构为承重建筑则是中国古建筑的主流建筑类型。而中国木构架建筑中具特色的重要结构构件。”而光孝寺的大雄宝殿受力结构则是“抬梁”式的结构形式。

3、中国古建筑特点之:“古建筑装饰精美,多美化构件形式用以装饰体现功能与形式结合,用色鲜艳。人们早期建筑色彩来源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认识色彩。

起初人们使用色,彩涂料作为建筑保护和装饰,但是随着色彩在建筑中的使用与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挂钩。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用色规定,而黄色在许多朝代则是皇权象征,红色则是历代重要高等建筑的常用色。在装饰方面,人们除美化各构件形态以达装饰效果。

人们还配以雕刻、彩绘。装饰构件种类繁多有藻井、月梁。雕刻装饰主要为木雕、石雕,而广州陈家祠则具有富有地方特色的砖雕和灰雕。雕刻内容主要为人们日常活动及神话人物和故事。”

斗拱总是在提及中国木构架时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光孝寺的斗拱结构也是触目所及的。而且光孝寺的槅扇门和直棂光孝寺大雄宝殿槅扇门窗也是可圈可点的。

4、中国古代建筑的其他特点:(1)、建筑等级森严。中国古建筑的一些建筑样式会根据建筑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皇家建筑显得最为尊贵,朝廷官员的府邸也会由官阶高低而区分。如:清代的古建筑中皇帝宫殿屋面上的吻兽的数目为九,而民间的建筑。故宫太和殿吻兽

(2)、建筑与环境融合,讲究天人合一。中国古代人民大到国都小到房屋的选址都事先进行大量的考究。他们从基地的地形、气候、水纹等方面入手,进行勘察,而确定选址。

同时掺入具有一定科学性及封建迷信色彩的风水元素,从而确定建筑具体方位朝向。在建筑建造时则根据因地制宜的建造原则,建筑选材就地取材。这不仅会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而且建筑极具合理性。

如宋代建成的赵州桥由于遵循科学的原则,不仅形式优美,结构合理,而且在后期的修缮维护中也相当方便。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形成了我国各种具地域特色的乡土建筑。

(3)、工官制度。工官,即使掌管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建造的官职。由于中国封建体系森严,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设立工官,他们主要负责都城的规划建设以及宫殿、宗庙的建造,为皇家服务。

光孝寺大雄宝殿吻兽而民间建筑的发展则主要由当地的木匠作为主导,匠人们根据经验因地制宜地建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乡土建筑中蕴含的智慧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乡土建筑文化更是我国古建筑文化的瑰宝。

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

西方古典建筑主要指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建立起来的拜占庭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等。

1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

2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3 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4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5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调是富丽堂皇而又新奇欢畅,具有强烈的世俗享乐的味道。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炫耀财富。它常常大量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高贵。

第二,不囿于结构逻辑,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

第三,充满欢乐的气氛。提倡世俗化,反对神化,提倡人权,反对神权的结果是人性的解放,这种人性的光芒照耀着艺术,给文艺复兴的艺术印上了欢快的色彩。

第四,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

6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大量渗入繁华的广州,广州出现了将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建三、广州近代建筑特点

随着中国近代史拉开帷幕,中国文化受到的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广州作为开放多元的城市,对西方文化的兼容性极强。

广州近代建筑的代表有: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骑楼建筑以及民国时期的洋楼建筑。

西关大屋为本土的具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骑楼建筑则为商业建筑一种首层铺面,二层则住人。

骑楼建筑将“中西合璧”这一次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匠人们将西方建筑的一些形式根据本土气候进行创造而成。形式优美多样,实用性强。而将传统建筑形似与西方建筑形式相结合的民居,就是东山新河浦和梅花村一带的花园式洋房。建筑广州近代建筑处处泛着西方建筑形式的身影。

四、广州西方风格建筑的特点

广州东山洋房建筑群主要分布在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与培正路一带。其中有广州五大侨园之称的:逵园、春园、简园、明园和隅园。

1、逵园:逵园乃于1922年,由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曾为中共“三大”会址。这栋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外墙红砖依然保存完好。

主楼正面长约40多米,宽约30多米,阳台宽4米,楼墙面呈土黄色,尖型房顶铺盖深绿色瓦顶。楼外围墙呈灰色。全楼二层半,分前后主附楼,每层楼高达4米。

主楼从大门进入后,屋内中央左侧有木楼梯盘旋而上,一楼有阳台、客厅,二楼有主人房和客房,二楼房顶有储物间,附楼住佣工和司机。

四、成都宽窄巷子附近有个西方古建筑是什么?

路过金河路柿子巷口的人会在青葱碧绿间看到一所老旧的房子,这是一座低调简约的仿欧式洋楼,只是如今无人居住。

  这里原是国民党第44军军长王泽浚的寓所,后用作幼儿园,陪伴了许多孩子的童年,2008年幼儿园搬走后一直空置着。今年2月,它被纳入成都市首批挂牌保护的13处历史建筑之一,如今正在装修。  今日的老房子昔日的新建筑   王泽浚公馆建于1931年,属当时极为新派的建筑,公馆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仿北欧洋楼风格而建,三楼一底,设有地下室。推开厚实的木制大门,眼前便是宽宽的回廊,两根一组的石质立柱将二楼稳稳托起,显得格外气派,整栋楼约20间屋子,都很敞亮。  袁庭栋在《成都街巷志》中对公馆的历史有过考证,他说,这所房子最早是川军旅长杨敏生的公馆,后来成了国民党第44军军长王泽浚的寓所,还进行了翻修和重建,王泽浚在1948年淮海战役中被俘。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用作幼儿园。2008年,幼儿园搬走,房子就一直空着。

五、能给我推荐一点西方古建筑(城堡/教堂)图解的书吗?

新增一本《图说西方建筑风格年表》,黑白线图,从古埃及到现代主义,讲解十分细致。

不知道你是否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下面推荐的是我上学时读过的几本,按照时间(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推荐:

1、《建筑十书》

这本书图文并貌,解释了希腊罗马时期建筑的基本原理。

百度:《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惟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于公元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著,约于公元前14年出版。全书分十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等。书中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

2、《建筑七灯》

《建筑的七盏明灯》,我读的时候没图,现在的版本应该有图,当时感觉有些晦涩,配了图之后应该容易理解。

出自网络:《建筑的七盏明灯》是英国哥特式建筑潮流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拉斯金在30岁时完成的理论专著。该书所阐述的建筑七大原则为:奉献、真理、权力、美、生命、记忆和顺从。这也是建筑哲学的七大原则。(陕西中考试题?)

3、《建筑四书》

图上的这本我没读过,我只看过外文版的图(忘了具体语种,学建筑初期只会看图),帕拉弟奥本人的作品很精彩。

豆瓣:《建筑四书》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之一,也是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时间最远的建筑学著作之一,是古典主义建筑原则的奠基之作。

这三本是我印象深刻的专业书籍,想建立初步的体系可以看这边教材。

至于你说得图解之类的,可能是科普性质的,我看过不少。但是大同小异,直接搜图解或是图书馆找应该能发现不少。具体从原理上讲的图解我没见到过实体。如果我有幸读到就补充进来。

六、为什么西方古代建筑保存完好而我国古建筑几乎绝迹?

中国的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那里地势平坦,平时所见的除了土壤就是森林了。所以中国传统古建筑都是土木结构。柱、梁、椽、门窗甚至包括屋顶全部都以木材为主。木材易燃、易蛀所以很难保存。加之,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国史,在战乱的环境中,每当改朝换代、天下大乱之际都是皇家园林倒霉之时。

不过土木建筑虽然比不上砖石建筑坚固,但土木结构抗震性好。2006年意大利5级小震,那些中世纪的石头古迹倒了个稀里哗拉,而四川汶川的8级大地震中,当地很多古代木建筑竟然毫发未损!此外,中国的土木建筑制造非常精细,设计独具匠心,具有浓浓的东方特色,论艺术成就丝毫不比西方差。

七、与西方建筑不同 中国古建筑的原材料以什么为主?

与西方建筑不同 中国古建筑的原材料以木材为主。与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材料,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利用斗拱结构和支柱来分散屋顶压力,结构优良,抗震性极好,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

八、想系统地了解西方古建筑和建筑背后的故事有推荐的书籍吗?

推荐厦大陈文捷的《巨人的文明》,这本书把建筑、艺术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讲,以罗马历史为时间线,介绍罗马建筑史。最关键的是,这本书里不仅有彩图插图,还有作者专门绘制的地图,让读者看到各种地名不再一头雾水。

九、钢结构图纸轴线数字是东西方向吗?

一般情况下,钢结构图纸中标注数字的柱网轴线,其轴线方向为南北方向。

十、西方,西方是指哪里?

一般来说,所谓的西方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包括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如法国,英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

因为这些国家大部分都处于西半球,所以叫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