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人 > 建筑工人中山人才网

中国传统工程建筑?

58 2023-11-13 03:08

一、中国传统工程建筑?

万里长城,北京故宫,京杭大运河,四川都江堰等

二、亭建筑的特点?

亭是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既是行人游园的休息场所,又是园林中的观赏景点。其特点:

1、造型:独立而完整,玲珑而轻巧,丰富多彩。

2、结构:繁简不一,自由灵活,亭体小而集中,结构简用料少。

3、功能:主要功能就是满足游人驻足纳凉避雨、纵目眺望需要。

三、黄花亭建筑特色?

黄花亭

建于1927年的黄花亭,是为前来拜祭烈士的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亭亭黄花,离离丰骨,以“黄花”命名,深深寄托着后人对英烈们高尚气节的赞誉之情。

黄花园

建成于80-90年代的黄花塘,塘中种植水杉。待到每年秋末冬初之时,水杉变色,配以天光倒影、湖边绿植,形成一幅色彩丰富、层次错落的自然画卷。

  黄花岗文化馆

  黄花文化馆座落在公园中心区,为常设和固定的现代风格展览场馆,全年对市民游客开放。

  设计理念:不求惊艳与霸气,只为和谐相融。与葱葱绿意的环境相互渗透、与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相互交织,带您悠然地呼吸着、舒展着,从中感受迷人的端庄与静谧,细细聆听黄花岗上的故事。

四、中国传统建筑手法?

在我国古代,传统建筑方法是,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

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

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和共识,属于文化范畴。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

五、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类型?

大多为砖木结构,或由土坯砖做承重墙,屋面为瓦顶木屋架。

六、中国传统单体建筑元素?

有很多啊,比如庑殿顶,攒尖顶,硬山顶,影壁,四合院,月亮门,马头墙,青砖,粉墙,黛瓦,琉璃瓦,飞檐,斗拱,藻井,门当,户对,门口的狮子,檐上的走兽,仙人。石雕,木雕,砖雕的人物,兽类,各种故事等等。 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有很多,以上举例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比如庑殿顶可以分为重檐庑殿顶和单檐庑殿顶,里面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包括门口石狮子的发髻等等,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品阶,不同的人,都有些不同的建筑元素。

七、中国传统建筑技巧?

与世界他系建筑多采用石料垒砌不同,中国始终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因此中国建筑是木造结构的直接表现。

  中国木构因历代的演变,形成了遵古的艺术。“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①。唐宋少数留存至今的建筑,其在结构上的造诣之精,是累积千余年的工程经验所产生的最高美术风格。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始建于唐,后经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其木结构技巧及建筑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古建筑之典范,它结合柱、梁及斗拱铺作,造出一座内部呈空筒状的楼阁,用以容纳高大的立像。

其二,“墙倒屋不塌”

——采用“构架制”结构

  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我国民间有着“墙倒屋不塌”的俗语。建筑物上部的一切负荷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柱和梁枋,而墙壁并不负重——这种结构原则被称为“构架制”,即,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构成一“间”。

  墙壁则如“帷幕”一般,仅用于隔断内外、划分空间,因此其上门窗的位置极为自由。从全为墙壁,到全部开窗,乃至完全无墙(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

  梁思成指出,“欧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而中国建筑在数千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

▲ 紫禁城角楼剖面图(李乾朗绘,选自《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其梁柱结构非常巧妙,所有屋顶重量都通过斗栱与梁枋传递到二十根柱子上,而室内不出现任何一根立柱,形成一个无柱的空间。四周不用高墙,只安置隔扇门窗,是一座将力学与美学结合无间的建筑杰作。

其三,承上启下之斗栱

——以“斗栱”为结构之关键

  斗栱是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称重结构叫“栱”,栱与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栱”。

  斗栱可将上部的荷载,如屋檐、露台、楼井、栏杆等,传递到立柱,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是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

  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宋时,斗栱这种在高级建筑中使用最多的构件更是被工匠们作为建筑模数来使用。以“栱”的断面尺寸为一“材”,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此为准,这种方法被称为“材份制”。

  至清代,改用“斗口制”,仍是基于斗栱之上,是以“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为单位。斗栱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根据其结构的演变,可以鉴定建筑物的年代。

八、扇面亭是苏派建筑吗?

是什么风格的建筑一般看结构看装饰,而不是看平面

九、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堂、楼、阁、轩、榭、居、斋、馆、亭等各有什么特点?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1〕早期溯源

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群体中,可谓自成一体。中国建筑的历史与中国文明史相生相伴、源远流长。

从收集到的一些遗存文字、图案和标本等实物中可以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国人一向采用的本土营造体系和设计构思,其主要特征从古至今未曾改变。在广袤的大地上,从新疆到东北,从内蒙古到南海沿岸,同样的营造和设计体系被广泛采用。甚至在周边国家,如东边的朝鲜和日本,以及南边的越南,也常常采用中国的营造体系和类似的平面布局。数千年来,这些国家一直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四千多年来,尽管中国接连不断地受到外界的影响,无论是敌视的或是友善的,还是在经济、文化或军事方面,但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中国的建筑体系依然能够持久留存,栩栩如生,从而构成了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1.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1954年在西安附近半坡村考古挖掘时,发现了黄土地层的数个地坑,经确认是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穴居地遗址。 其中的一个四方平面只有部分得以保存,据估算其主轴长约20米。当中的一个较大坑穴的外围是一堵低矮的土墙,上有一排洞眼,洞眼内为烧焦的木楔残物,显然是木骨泥墙房屋的柱础毁于火灾的痕迹。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房屋遗址。当然,如果认为以后中国建筑发展的任何特征都可以追溯到这一原始遗址,那也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2.具有中国建筑特征的最早遗址 在河南安阳附近所发现的公元前约1400年到公元前1120年殷商王宫和陵墓遗址中,考古学家找到了后来演变和发展成为中国及周边国家建筑独有的基本特征的可能例证。遗址中大型夯土台基的顶端,间隔均匀铺陈着原料石块,石块上均覆盖着青铜圆板,上置柱础,即曾经用以支撑上部结构的木柱下端。大约在公元前1120年,都城被攻陷,上部结构被焚。从这些柱础的排列看来,此时的结构体系已明显成型。(图1)

〔2〕基本特点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点可从结构体系和平面布局两方面来考量。现今发现三千多年前的单体建筑,其结构通常包括一个垒抬提升的台基或柱座,以作为整座建筑的基础。建筑有着木结构的立柱和横梁,用以支撑屋顶;屋顶则通常带坡度,有飞檐。

这一框架结构在屋墙上开窗通风极为方便,只需调节好墙体和门洞、窗口之间的比例,即可使房屋不管是处于炎热的南方还是在寒冷的东北都既实用又舒适。(图2)正是由于这一建筑结构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在哪里居住,无论他们生活方式如何不同,都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困扰。在19世纪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出现之前,恐怕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出类似的建筑。

在平面布局术语中,汉语的“房屋”一词,通常是指数座单体建筑,通过游廊、凉廊、门廊等附属建筑,将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或一系列院落。这些庭院一般都经过铺设,莳花种树,形成赏心悦目的“露天客厅”。院落四周的建筑,通常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对于园圃,可因顺地形地势不拘一格,予以适当变通。

1.单体建筑结构 如想更好地了解中国建筑,就有必要分析中国的框架结构。其基本框架单位是由两根柱子支撑着一根横梁的结构。横梁之上,相继依次排列着单层或两三层用直立柱支撑的横木。层层垒高的同时,横木长度向上依次缩短,最上层也就是最短的横木上架设中柱,其上端由此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的顶点。这就是建筑剖面图中所显示的形式。这样的一个单位称为一副“梁架”。梁架组对间隔排列,由从一个梁架立柱顶端延伸到相邻梁架的横梁或系梁连接组成的空间,称作“间”或“格”。

建筑通常呈矩形,由若干“间”和“梁架”组成。横木各层末端架设桁条,其上架椽。椽上覆盖木板,木板上铺置瓦片,构成屋顶。每两根立柱间为墙体、门窗或轻型活动隔扇,为花园亭台时四面则完全敞开。

2.斗拱 这种框架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值得格外关注,这就是通常在大型建筑中采用的斗拱。为了平衡垂直和水平部件连接处的剪应力,尤其在立柱支撑横梁的部位,大约两千多年前的建筑师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梯形的“斗”和弓形的“拱”作为枕梁托置于梁之间,因而创造出了斗拱这一过渡构件。这一名称包含了“斗”和“拱”两层意思。一层层的“拱”的一端延伸至建筑内部,以承托主梁末端;“拱”的另一端则向外延伸,以承托屋顶飞檐。最初,斗拱只被视为一个结构部件,但其装饰潜能很快被发现,并被发挥到极致。(图 3)

3.模数制 从最初刊行于公元1100年的建筑专著《营造法式》中可以确切得知,当时甚至是更早些时候,就把斗拱的拱的宽度确定为决定每个结构部件乃至整个建筑比例的度量单位。这一度量单位根据建筑的不同尺寸和功能分为一定数量的“尺寸”或“级别”。这一模数体系在设计中的应用使建筑师的工作大为简化。一些建筑构件可以在别处预制,然后在建筑工地组装。当然,从今天的科学标准来看,这一相当原始的建筑程式无法与今天的模件、预制、标准化和典型化相提并论。尽管如此,将其称之为现代化建筑程式的基本原型还是当之无愧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斗拱结构,加之立柱和屋檐,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欧洲古典建筑中的“柱式”。不同之处在于,欧洲的“柱式”的应用本质上出于审美的考虑,而中国的“柱式”——如果可以这么表达的话——则自始至终承担着结构功能,而其审美特性与建筑整体是融为一体的。斗拱在砖石建筑中也只是起着装饰性的作用,比如砖石砌筑的宝塔。斗拱的这一功能,已从公元2世纪遗留下来的、被称为“阙”的石碑基中找到了最早的例证。

4.屋顶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屋顶在中国建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诗歌中,就有了称颂屋顶之美的诗文,用飞禽的双翼来比喻向外延展的屋檐。 典型的中国式屋顶,是由稍微倾斜的斜坡平面层层组成的。这种效果是通过调整“梁架”每一层梁的长度和高度而形成的。屋顶坡面两两相交的屋脊,通常通过加高的线脚予以强化,并用神兽饰物点缀。或许在不晚于公元11世纪之时,明黄色或碧绿色的琉璃彩瓦就已经常用于屋顶。熠熠生辉的色彩,使得建筑物的屋顶如同灿烂的冠冕一般辉煌。中国古代的建筑师非常重视飞檐的进深。设计时通常要使6月的下半个月期间整面南墙都处于檐影遮蔽之下,以保证夏季最大限度的凉爽。而在冬季的岁月里,关于采光条件,又能做到让阳光可以一直照射到房屋后部。(图 4)

5.色彩 最早基于保护木材的目的而使用的油漆材料,其装饰效果直到大约一千年前才被建筑师发现并应用到极致。根据《营造法式》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及至宋朝(公元960—1279年),油漆的装饰性使用已成固定程式,其总体原则沿用至今。重大建筑的柱体、门窗和墙体通常为朱红色,而上方门楣和斗拱装饰有以蓝绿色为主色、以朱红色和金黄色为点缀辅色的图案。这样一来,直接向阳的部分为暖色调,而阴影部分为冷色调,加强了光与影的对比效果。同样的色彩分布也适用于建筑内部。的确,在色彩的处理上,中国古代的建筑师比其他国家的建筑同仁或许要大胆破格得多。

当然,浓艳重彩的装饰,主要是用于某些标志性的重大建筑。同样的色彩装饰也见于华北民居,但色调更加拘谨柔和。而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尤其在普通民居中,则较常采用白色的墙体和自然色或深棕色的木材。这种素色搭配可能更易于产生清凉之感。

6.布局的多样化 中国建筑的骨架结构体系带来了平面布局的多样化。这一体系,除了给开门辟窗提供自由空间外,还可根据不同需求对内部间隔进行自由安排。通过调整柱间距,几乎可以形成任何想要的平面布局。这种结构体系也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可适用于各种高低不平的复杂地势。关于这一点,中国的建筑师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毫无疑问,以上所述并非中国建筑的全部特点,但却是中国建筑基本的同时也是最突出的特征。

贰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概述

在讨论中国建筑的具体类型和代表性实例之前,或许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中国建筑在过去三四千年之间的发展情况。考虑到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发展历程,可试将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六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公元220年以前

时间起始点为原始社会早期,至公元220年中国伟大的封建王朝汉朝衰败,这一阶段标志着中国建筑从起步发展到早期成熟阶段。天然洞穴是原始人类解决居住问题的自然途径。著名的京郊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向我们证明了50万年前生活在华北地区的原始人还未曾有过为自己建造房屋的任何尝试。

最早的人为建造的住所遗址,为上文提到的西安半坡村。但中国建筑早期的基本特点,直到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时期的殷朝才开始显现,遗址位于都城所在地安阳。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220年的这段时期,数百个半独立的诸侯王国逐渐统一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于是秦朝建立了。这一时期除几处陵墓遗址和为数不多的巨型土台之外,并无其他遗迹史料可循。但是从青铜器上所刻的几处描绘当时居住房舍的装饰性图案可以看出,此时上文所述特点业已成型。文献表明,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的宫室与陵墓规模极其宏大,建筑富丽堂皇,装饰极为豪华。

君主或帝王的都城布局原则,早在公元前11世纪时就有规定。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为著名的两汉王朝。在短命的秦王朝基础上,汉朝将中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此时,中国已经进入封建主义完全成熟的阶段。历经数世纪之久的战事之后,政治和经济上重新统一,土地重新分配,铁器开始推广,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一时期的繁荣景象,从其建筑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建筑也得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据文字记载,汉朝皇帝的宫殿宏伟壮丽,有“千门万牖”的说法。这些宫廷建筑冬有“暖亭”,夏有“凉宫”。横梁立柱,金雕玉刻;斗拱彩绘繁复,椽子精工雕琢。墙上绘有神灵和祥云壁画或饰以绫罗绸缎。后汉即东汉时期,土地和财富更加集中,贵族、高官甚至富商大贾大肆搜刮掳掠,也为自己建造豪华的宅第和苑囿。与此同时,广大城市贫民的住房却成为一个问题。据历史记载,曾有皇帝下诏,命令在长安城里划出两百个“闾里”“街巷”的面积建房造屋,以供下户贫民居住。

当时据信,长生不老的神仙喜居高塔。因此,为了赢得天神的青睐,皇家园林中也修建了很多高塔。

与西亚贸易的接触,给中国带来西方的文化元素,同样在中国建筑中有所反映。拱门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一些考古学家和建筑史学家对拱门的建造是否由西方引入争论不休,但迄今尚无定论。此外,建筑装饰中人形也首次出现,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秦始皇宫殿前的12个铜人。 雕塑中还出现了带翼的狮子,可能是来自亚述文化;而当时刚传入中国的葡萄,也成了热门的装饰性主题图案。

佛教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在公元2世纪末或3世纪初,从为神灵修建的本土高塔发展而来的佛塔,如记载所示,已在历史上出现了。

所有这些来自西方的新元素,都极大丰富了中国的建筑。

〔2〕第二阶段:佛教的影响(公元3世纪至6世纪)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是中国历史上纷争历时最久、战争频繁不断的时期,同时也是包括建筑在内的中国文化吸收印度和中亚文化最多、受其影响最大的时期。这样一个政局动荡、经济萧条的情况,就为新近传入的佛教的滋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相应在建筑中有所反映。那时候,群雄割据、交相秉政、称霸一方的“帝王”,都各自兴建了规模不大的国都,随后朝纲衰落凌替,都城也烟消云泯。汉族(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的统治者被驱逐到长江以南,在三个世纪中经历了六次王朝更迭。只有由拓跋部在北方建立的北魏王朝,持续了相对较长的一个半世纪。佛教寺庙和宝塔几乎遍及各地。据推测,此前城市中最雄伟的建筑就是帝王宫殿及贵族宅邸。但随着佛教寺庙和佛塔的零星建造,城市中除了宫殿官邸之外,还出现了华丽而巨大的庙宇建筑和建筑组群,准许民众入内,因而也就多少带有亲民的大众化性质。这无疑极大改变了中国城市的整体景观和风貌。

据历史记载,某皇后曾为佛教寺庙捐赠一座佛塔,“高千尺”,但建成数年之后即毁于战乱。

这一时期的主要遗存建筑物,包括一些石窟或洞窟以及凤毛麟角的砖石宝塔。其中一些石窟,如大同附近的云冈石窟、天水附近的麦积山石窟以及太原附近的天龙山石窟,建筑处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中国保存至今最古老的佛塔就出自这一时期。河南省嵩山嵩岳寺塔,建于公元520年,高约40米,雕饰有一些印度图案,标志着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国的出现。

从这一时期遗存的建筑可以看出,中国建筑在此时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印度、西亚甚至希腊的诸多影响。佛教为中国建筑师带来了新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满足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就必须采用新的理念。当时的建筑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巧妙地修改、发展了传统建筑,对形式和整体进行了创新,以适应当时新的要求。西方的影响也可从装饰图案中看出,其中的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非常本土化了,甚至已演变发展成为中国艺术和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3〕第三阶段:盛唐时期(公元7世纪至9世纪)

到公元6世纪末,中国再度统一。连年战乱之后生产的恢复、政治上的重新统一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都对建筑业的繁荣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为大唐揭开历史序幕的隋朝建立后,开始大兴土木,在汉长安城(即今日西安)旧址的基础上建造新都。其规模之宏大,可称史无前例。新都的建设明确根据建筑的性质进行分区规划;宫殿、官府和坊市都在城墙围蔽的四方城垣里归整排列。所有这些区域都由畦分棋布的纵横干道和大街小巷分隔和连接。(图 5)

唐朝的长安城内,来自西亚诸国的商贩为数颇多,还有来自印度的佛教徒和来自和阗、阿富汗等地的艺术家。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均因受西方影响而得以大大丰富。建筑方面,不管是技术或是艺术方面,均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典范就出自唐代,从中可见木匠工艺的精湛程度。结构部件合理而有机地耦合在一起,建筑处理手法也展现了高度的精湛入微的水平。仅存的两个实例是均位于山西省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的主殿。

此前佛塔多用木造,此时首次逐渐以砖石结构取而代之,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部分佛塔的立面进行了木结构式的处理——采用了立柱、横梁、斗拱和屋檐。这一概念与欧洲建筑立面采用的古典柱式相同。

这一时期佛塔的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上部结构中空,类似加盖的烟囱;地面则为木制的。根据地面高度的分隔和屋檐的应用,可以将佛塔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种即所谓“多层”佛塔,即楼阁式塔,由多个单层亭阁重叠起来。另一种称作“多重檐”佛塔,即密檐式塔,形式上类似于较高的主楼层上屋檐层层错位堆叠的处理手法。总体效果上,该时期的佛塔相当朴实无华,有的则显得庄严甚而肃穆。

大规模使用砖石标志着砖石制作和运用技术上的进步。几乎所有砖塔的入口都采用拱门。在桥梁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座拱形建筑是河北省赵县的安济桥。它建造于隋朝(公元588—618年),主拱跨度几乎达38米,为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空腹拱桥(又称敞肩拱桥)。(图 6)

〔4〕第四阶段:大型建筑群标准化和精细化(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

从公元10世纪初到14世纪中叶,汉族内部及汉族与北方的通古斯族和蒙古族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五代十国迅速更替之后,宋朝终于在公元960年统一中原,但仍然不断地受到东北的契丹以及后来女真族的侵扰。最终于公元1280年,蒙古征服全部疆土,中国成为大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这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元朝。

这一时期除了宋朝建国初期的半个世纪以外,鲜有和平的缓歇。朝廷官员的腐败和土地的高度集中化,为统治阶级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由此得以出资促进建筑和艺术发展。与此同时,农民被迫起义造反;由此形成的“真空地带”,招致了外来侵略。

这一时期的主要发展在于建筑群规模扩大以及手法日趋华丽精细。史书记载,宋朝的皇宫超过三千来间。为节约材料和劳力,并且加快大规模建筑物的设计速度和建造进程,出现了对典型化和标准化的追求。因此,数世纪以来的建筑艺术和建造技术得以总结、系统化并编成著名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一书。如前所言,模数制已确定下来,并据此规制计算建筑的尺寸和比例。结构性部件和装饰性部件可以在别处预先制作,尔后运至建筑现场进行组装。自此以后,应用模数制的标准化和典型化在中国建筑中成为惯例。 具体的尺寸和比例因时因地制宜,但原则始终如一。《营造法式》的编撰出版因而成为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现存的这一时期的宏伟建筑,数目较大。除寥若晨星的几座桥梁之外,全部为寺庙和佛塔等宗教建筑。(图 7,8)其中,所有寺庙均为木结构。至于此阶段所有留存的佛塔,则大多为砖石结构,只有一座独特的木构架八角塔(即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除外。(图 9,10)

随着遗留实物数量的增多,用途、建造和形式方面各种类型的个案也随之增加。在木骨架建筑中,除最常见的主殿外,还保留有藏经楼、配殿、山门等。建筑层高不定,从单层的殿堂到主层五层和夹层四层的佛塔都有。不同的屋顶形式,如庑殿、歇山、重檐等,均可找到实例。这些屋顶形式虽然可能早在汉代就已建造出来,并在石窟的壁画和雕刻中也都有所呈现,但是除了庑殿之外,并无更早的实物得以留存下来。较先前阶段,斗拱的比例变小。但在北方诸省中,这一阶段的早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保持了前一阶段的较大比例的斗拱。因此,地方特征表现较为显著。

在平面布局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建筑群得到了部分的或某种程度上全面的保存。主建筑两侧经常排列有较小的建筑,按同一方向连成轴线。庭院两侧的建筑也得到了重视。长廊或走廊也并非高度取齐,而是在庭院正中设置更为突出的建筑。如此一来,形成了鲜明的十字交叉轴线布局。

相比于木建筑而言,留存至今的砖石佛塔数量自然更多。除上文提及的应县木塔这一例外,这一时期所有保留下来的佛塔均为砖石结构。

这一时期的佛塔形式多样。布局方面,除了此前阶段几乎作为绝对法则的方形,八边形成为了此时和之后最受欢迎的平面布局。 (图11,12)

“多层”和“多檐”仍然是佛塔体量和轮廓处理方面主要的两个类型。八角形的平面布局产生了纤细修长、光影重重的效果。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佛塔更加精致典雅。有一些较为保守,比例恰切,装饰简约,从而达到了审美效果。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佛塔模仿木结构建筑的装饰风格,这样就使砖石佛塔相较此前更加富丽华美。(图 13)

〔5〕第五阶段:北京—欧式影响风行的时代(公元1368至1949年)

从14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头十年,经历了两个朝代,且均持续了相对较长的时间。明朝赶走了蒙古人,重新建立了汉族统治,可算是民族复兴。元大都遭到劫掠,新的都城在南京兴建。但仅30年之后,明朝又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大部分废墟旧址上兴建新都。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大体沿袭了前朝北京的格局。在五个多世纪里,北京城两度扩建,免遭大肆破坏而得以保存。北京城及其宫殿苑囿,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历史遗迹。

新建各朝之初,土地重新分配,生产力得到提升,并由此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这两个朝代开初的一百年左右,均是相对和平、繁荣的时期。各种手工业空前蓬勃发展。所有这些因素,在当时的建筑中都得以展现。明清两代留下来不胜枚举的建筑,有些至今仍得到完好保存。和前期不同,这一时期的一些民居也被保存下来。

毋庸置疑,开始设计并营造于15世纪早期、其后又整修甚至重建的故宫建筑群,是任何时期、任何建筑师能建造出的最宏伟壮丽的建筑作品之一。(图 14,15)

许多达官贵族的宅邸,乃至普通民居,四五百年后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宗教建筑,与早期遗存的建筑相比,则相形式微。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各种园林景区,仍是公众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图 16,17) 不少皇帝陵墓,修建得十分华丽壮观,气势恢宏,周围绿树成荫,蕴含有“万年长青”之寓意;也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周末游览胜地。(图 18,19)

我们可从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建筑中清楚地看出,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阶级划分的明显痕迹。从宫殿宅邸到小康民居,除供老爷和夫人使用的宽敞舒适的上房、正房外,无一例外都附有简陋的(倒座或鹿顶)平房供仆役使用。不过,这些仆役居室的条件仍远远优于广大城市贫民的栖身之所。(图 20,21)

在平面布局上,尤其是严格遵循官方规制的建筑组群,可以看出对对称布局这一形法传统的偏好。但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两组或多组四合院毗连时,这些庭院的主轴彼此平行,但其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尤其是劳动人民的聚居地区,房屋布局视劳作和居住的需要而定,非常自由随意。建筑细节上的某些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整体比例。横梁更直接地与立柱相连。为了抵冲剪应力,横梁的宽度扩展得比柱径还要宽,并直接置于柱顶。即便是斗拱派上用场,也只是作为建筑中的一个“枕垫”;尽管仍然起着承重作用,但主要是装饰性的用途了。因此,斗拱的尺寸就建筑高度的比例而言大幅减小了,屋檐的外悬出檐部分也大幅缩水。这样一来,这一阶段尤其是清朝的建筑,和以往的相比,造型上较为拘谨,甚至几乎显得刻板了。

19世纪是中国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使西学东渐,也带来了西洋建筑,包括新的建筑方法、新的建筑风格、新的建筑功用等等。简而言之,引入了全新的建筑理念。一些中国沿海城市,在帝国主义者得到“特许”的“租界”中,甚至复制了不少19世纪欧洲的城市建筑。

1911年,清朝政府被推翻,民国建立了。此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国饱受“军阀”混战之苦,后又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马列主义被带进了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并最终于1949年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建筑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风貌。在田间乡下和小城小镇,传统中国建筑仍然是人们的选择。但在较大的城市,尤其是在所谓的“通商口岸”,“洋房”甚为时髦。大约三十来年间,包括所谓“中式风格”在内的折中主义建筑蔚然成风,随后则是“当代建筑”的盛行时期。

1949年中国解放时,建筑师们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之中。

〔6〕第六阶段: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建筑

1949年,中国人民从两千年多的封建主义和一个世纪的帝国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很快成为全体民众的共同事业。1949年到1952年的经济恢复时期刚一结束,在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慷慨相助下,随即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重建工作。无数新兴的工业城市开始进行规划兴建,当然,还有更多的要在未来进行规划和建造。很多古城的重建计划正在逐渐形成。

中国人民目前正在竭尽全力,力争在短短的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之内,将这个拥有四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为了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中国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正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很多古城已经大为改观。新城市正在规划,旧城市则在重新规划。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修建了不少工人住宅和宿舍,但依旧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1953年以来,民用住宅、公共建筑和办公建筑正朝着标准化的方向进行规划。大批酒店已经建成,以满足各个城市不断增长的游客的需求。

种类不同的公共建筑,从政府办公室到百货公司等,在建筑师的工作中也占据着不小的分量。兴建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大量教育建筑,体现了人民政府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医院和疗养院为广大劳动人民而建造,而剧院、文化宫、俱乐部、展览馆以及体育馆等的数量也很可观。

无需多言,建筑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业建筑。正是在这一领域,中国的建筑师发现自己遇到了全新的问题。反动政府统治之时,工业发展完全没有为建筑师修建工业建筑创造任何机会。但是,有了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同行的帮助,中国建筑师不仅学会了方法,还成为了这一特殊领域能干的设计师。中国建筑师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和困难的。设计和建造符合社会主义和广大劳动人民需要的建筑,绝非易事。但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马列主义的指导原则,有了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中国的建筑师们满怀信心,一定能够兴建兼具社会主义与民族特色的建筑大业。

选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十、湖心亭建筑特点?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个卖青蓝布的商人,以大约每人五百两的纹银,购下了这座园子。也是在此时,园内开始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建筑群,诸如飞丹阁和绿波廊,水域南面的太湖石不知为何不复存在,而在空间上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三穗堂(即原乐寿堂)失去了对景,湖心亭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