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搅拌站的成本核算的模式是什么
经过几年的变迁,商品混凝土市场已经迅速从“供不应求”转入“供大于求”。各个新建的民营股份制搅拌站按揭购买的设备要定期还款;投资商的收益要给予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人员的日常开销都加大了资金的压力。此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特点是产量决定利润,产量越大,平均生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企业参与的大项目越多,知名度越高,承揽工程越容易,这些因素都促使各搅拌站纷纷抛弃以前形成的默契行规,开始为生存而无序竞争,压低价格,抢夺市场。商品混凝土市场价格已降至底线,从90年代每方混凝土100多元的利润下滑到现在只有10~20元/m3利润(这也只是在免税的前提下,如果是全额缴税,利润还不到10元/m3)。让我们算一笔帐:C30混凝土现在的市场均价约是270元/m3,而原材料的成本就接近210元/m3,运输成本9元/m3左右(不包括人工费),还有设备折旧、设备维护、保养及零配件购置费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税金、水电燃油费用、土地租用费用,实际利润所剩无几。前几年开发商可以轻松的从银行拿到贷款,现在银行收缩了银根,开发商只能找下游的建筑承包商分担资金压力,建筑承包商不但要垫资承揽项目,同时又要找混凝土搅拌站、材料供应商等下游产业寻求支持。由于施工单位拖欠款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搅拌站在承揽工程时采取了宁可被压低价格,也要干工程款有保障的项目;宁可设备人员闲置,也不盲目开工;宁可压缩产量,丧失利润,也不垫资生产,形成新的资金拖欠。以上种种现象都不是一个健康的商品混凝土市场应有的现象,这些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冲击。
由于混凝土搅拌站自身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制造过程的特殊性,作为生产经营者,运用传统管理手段,很难实时了解到搅拌站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因为信息不能共享,销售管理人员不了解当前合同履行情况、生产管理人员不了解当前生产要求、经营管理人员不了解实际成本构成、质控人员不能根据当前生产状况确定质控措施、生产调度无法确知当前可用资源情况……
国内大多数搅拌站目前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已经制约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自身盈利水平和成本控制力的提高,并会最终降低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这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也有悖于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的要求,当前搅拌站企业管理水平较低这一现状已经在事实上制约了商混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水泥房屋顶漏水有什么办法?
漏水要看什么部位,找到漏水部位,如果是结构层漏水需要将其漏水处找到,并请专业人员进行补漏。首先剃打出裂缝,布钢丝网在此处,在用防水卷材铺设,在做找平层和面层。具体细节还需请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三、混凝土配合比砂率怎么计算
砂率不是计算定量而得,一般砂率在30~40%之间选择。砂率就是砂子占砂、石合量的百分比。砂率小了或大了都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和易性)。二区中砂比较好,砂子偏细说明砂子的总表面积偏大,要包裹住砂子的总表面积所需的水泥量应适当增加,水胶比应保持不变,由此而增加了水和水泥,则砂、石随之稍减。
四、水泥标号
水泥标号过去是用325#、425#、525#、625#来表示的,其中的X25是指出厂标号以保半年的使用期,实际使用标号为300、400、500、600。从未生产过225#的水泥。水泥标号是指水泥试块在凝固28天后的抗压强度325号就是每平方厘米325公斤才压坏的意思,现在抗压强度已改由MPA(兆帕)如P.O 32.5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搞压强度为32.5MPA的意思,P.S 42.5为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为42.5MPA余此类推.另外不有P.P型火山灰水泥及P.F粉煤灰水泥.
五、什么是混凝土级配
混凝土中有粗骨料(碎石)和细骨料(砂),混凝土的级配就是按照粗骨料(碎石)的级配来划分的。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范围:
一级配:5~20mm,最大粒径20mm;
二级配:5~20mm、20~40mm,最大粒径40mm;
三级配:5~20mm、20~40mm、40~80mm,最大粒径80mm;
四级配:5~20mm、20~40mm、40~80mm、80~120mm,最大粒径120mm。
水工建筑物中常用的应该是二级配和三级配混凝土,二级配一般是一些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就是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二级配。三级配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