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法是指采取折算为货币、打分等方法,在同一基础或者同一标准上将投标文件技术、商务等评审因素进行量化,对量化结果进行加权,计算出每一投标的综合评估价或者综合评估分的评标方法。
在采购成套设备或大型工程时,如果仅仅比较各投标人的报价,往往不能反映投标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别、投标方案之间的优劣,无法对投标文件作出合适的评价。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价格以及技术指标等因素,即应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
通过综合评估法可以确定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的投标。
二、事前绩效评估综合评估法?
事前绩效评估实施办法;对本部门(单位)职能范围内拟新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向财政部门报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根据事前绩效评估结果完善政策制定和预算编制,提高重大政策和项目决策水平。
政府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市本级预算部门(单位)应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等相关规定,结合可行性研究开展。
市财政局负责制定事前绩效评估制度办法;加强对拟新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预算审核,必要时可以直接开展或组织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审核结果和事前绩效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 事前绩效评估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依规。事前绩效评估应根据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等为依据开展。在评估过程中,应收集足够的相关文件及翔实的佐证资料,为评估结论提供充分的依据。
(二)绩效导向。事前绩效评估应坚持绩效导向,从多个维度对政策或项目进行综合评估。重点评估政策或项目的必要性和预算的准确性。
(三)科学规范。事前绩效评估应按照规范的程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
(四)客观公正。事前绩效评估应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五)精简高效。事前绩效评估应结合预算评审、项目审批等程序开展,简化流程、控制成本、节约经费,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和效益。
第六条 事前绩效评估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等。
(三)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等。
(四)市本级预算部门(单位)的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
(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
(六)其他相关依据。
第二章 事前绩效评估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
第七条 事前绩效评估的对象为市级拟新出台通过预算资金安排、金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重大政策和项目。
第八条 事前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立项必要性。主要评估政策和项目申请立项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要求,是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明确的服务对象,是否与其他政策和项目重复交叉,决策过程是否科学规范等。
(二)投入经济性。主要评估政策和项目的财政投入测算方法是否科学,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测算标准是否合理,投入方式是否最优,投入成本与预期效益是否匹配等。
(三)绩效目标合理性。主要评估政策和项目是否有明确的绩效目标,资金使用的预期产出和效果是否设置细化、量化的指标,绩效目标与政策和项目是否具有相关性、是否具备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等。
(四)实施方案可行性。主要评估政策和项目基础保障条件是否具备,论证程序是否规范,组织实施方案、措施、计划、完成时限等是否科学、合理、可行,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是否可控等。
(五)筹资合规性。主要评估政策和项目筹资渠道是否明确和合法合规,筹资规模和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属于公共财政投入或保障范围,是否符合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等。
(六)其他需要评估的有关内容
三、施工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是指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按得分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或根据招标人授权直接确定中标人,但投标报价低于其成本的除外。
综合评分相等时,以投标报价低的优先;投标报价也相等的,由招标人或者经招标人授权评标委员会自行确定。
四、设计师职业目标评估?
对设计师而言,短期规划可能是每两年的时间节点上,专业水平提升到什么程度、收入提升到什么水平、是否跳槽到资源更优秀的公司、行业影响力到达何种程度等等;
短期规划是一种阶梯上升式规划,是通过对应训练和提升,可衡量量化的目标,通过短时间段内各方面的持续攀升,最终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五、监理招标综合评估法?
(1)分项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全面评审,综合评议较优者作为中标人,也可采取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中标人。
(2)优点:不量化各项评审指标,简单易行,能在广泛深入地开展讨论分析的基础上集中各方面观点,有利于评标委员会成员之间的直接对话和深入交流,集中体现各方意见,能使综合实力强、方案先进的投标单位处于优势地位。
(3)缺点:评估标准弹性较大,衡量尺度不具体,透明度不高,受评标专家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评标意见相差悬殊,使定标决策左右为难。
六、财务风险综合评估公式?
1.市盈率法 市盈率法是最常用的估值方法之一,它是通过企业的市盈率来计算 企业的估值。市盈率是指企业的市值与其净利润之比。计算公式如 下: 估值 = 净利润 × 市盈率
2.市净率法 市净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估值方法,它是通过企业的市净率来计算 企业的估值。市净率是指企业的市值与其净资产之比。计算公式如 下: 估值 = 净资产 × 市净率
七、综合评估是啥意思?
是由第三方的专业信用评估机构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要求对评估对象作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
以综合评估法评标,一般做法是将各个评审因素在同一基础或者同一标准上进行量化,量化指标可以采取折算为货币的方法、打分的方法或者其他方法,使各投标文件具有可比性。
八、会计综合评估包括哪些?
对事务所的综合评价包括: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培训完成率、行业领军人才后备人选人数(以下称领军人才人数)、处罚和惩戒情况等五项指标。
(一)总收入,是指事务所上报的、经过审计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数据,不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所的收入。
(二)注册会计师人数,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事务所在中注协认定的管理系统中登记的数据。
(三)培训完成率,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事务所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时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占本所注册会计师人数的比率。
(四)领军人才人数,是指事务所在填报《情况表》、《分所情况表》时,已通过中注协组织的测试并选拔的领军人才人数。
(五)处罚和惩戒情况,是指截至上一年12月31日的前3年,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情况。
九、工程招标综合评估法?
一、 综合评估法的定义
综合评估法是指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按得分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或根据招标人授权直接确定中标人,但投标报价低于其成本的除外。综合评分相等时,以投标报价低的优先;投标报价也相等的,由招标人或者经招标人授权评标委员会自行确定。
二、评审标准
综合评估法下的评审标准包括初步评审标准和详细评审。
(一)初步评审标准
综合评估法下的初步评审标准包括形式评审标准、资格评审标准和响应性评审标准三个方面。
1.形式评审标准。主要的评审内容包括投标人名称与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是否一致,投标函是否有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章,投标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联合体投标人是否提交了联合体协议书并明确了联合体牵头人,报价是否唯一。
2.资格评审标准。主要的评审内容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信誉、项目经理、设计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施工机械设备、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联合体投标人等各个方面是否符合投标人须知的规定。
3.响应性评审标准。主要的评审内容包括投标报价、投标内容、工期、质量标准、投标有效期、投标保证金、权利义务、承包人建议等各个方面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
(二)详细评审
综合评估法的详细评审分别从承包人建议书、资信业绩、承包人实施方案、投标报价和其他评分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1.承包人建议书评分标准。评分标准通常包括图纸、工程详细说明、设备方案等因素。
2.资信业绩评分标准。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信誉、类似项目业绩、项目经理业绩、设计负责人业绩、施工负责人业绩、其他主要人员业绩等因素。
3.承包人实施方案评分标准。评分标准通常包括总体实施方案、项目实施要点、项目管理要点等因素。
4.投标报价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偏差率等。偏差率计算如下式:
偏差率=(投标人报价-评标基准价)/评标基准价×100%
三、评标结果
综合评估法下,除招标人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招标人外,评标委员会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
四、结束语
本篇对工程总承包评标方法中常用的综合评估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给从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朋友带来一定帮助,谢谢!
十、什么是综合评估分?
综合评价,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不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的录取依据,而是将高考、高校校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三者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评估,来确定考生最终的录取结果。
常见的成绩比例为高考占60%,高校校测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所以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关键是30%的校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