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最伟大的设计师?
1914年,保罗·兰德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家庭,原名为 Peretz Rosenbaum。
这位近乎塑造了美国现代商业艺术的平面设计师,是美国本土第一个拥抱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师,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平面设计师之一。
保罗·兰德 15岁到20岁这5年时间内,辗转从纽约普拉特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一路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进修设计,在最后阶段还师从德国设计师 乔治·格罗兹,接触到欧洲的现代设计运动
二、中国最伟大工业设计师?
柳冠中老师78岁了。
这个年纪的他,还各地奔走,为工业设计鼓与呼。
1984年,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从无到有,他是筑基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中国工业设计界的大神,不少都曾师从柳老。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光华设计龙腾奖荣誉主席的身份外,柳老还有一个身份:金物奖评委。
金物奖致力于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体系,发现、赋能国货好产品。未来,金物奖希望成为国货界的标杆,成就“国货界的奥斯卡”。柳老出山作为金物奖的评委,其中分量不言而喻。
不过邀请柳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说我们公司的大佬前往和柳老会面时,听他酣畅淋漓地痛批当前的工业设计弊病,整整2小时。
“听他‘骂’人是一种洗礼。”在现场的小伙伴偷偷告诉小巴。
犀利、宝藏老boy、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怀着这些零散的印象,小巴拨通了柳老的电话,采访柳老。电话那头的他,声音洪亮、情绪饱满,有着挥斥方遒的激越与犀利。
原本半小时的采访延长至一小时,柳老仿佛一个“金句制造机”,言谈鞭辟入里:
“现在如果大部分人还沉浸在爆品里,沉浸在网红品牌的狂欢里,这是很危险的。”
“我们永远需要商业,但不能都是商业说了算。我们必须思考这些问题,必须要清醒。”
“永远改良、改良、改良,没有人去研发是不行的。”
“不能光看这些日常的用品,要看关键的东西,看那些感觉不到的东西,我们到底有没有?”
……
但令小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柳老关于“对金物奖和新国货的期待”的回答。
“设计不是涂脂抹粉,不是点滴细节,甚至不止于匠人精神。中国的设计评奖一年有400至500种,设计应该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比如国外G-mark等奖项,一直坚持一条:通过设计促进转型。
金物奖也应该对新国货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并坚持不懈。
未来的新国货好产品,应该是长寿的、有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的产品,它应该代表中国方案,代表中国的生活方式。”
他言简而意丰,我们任重而道远。
9月3日,柳老出席了“金物奖来啦 国货潮起来”主题大会,并发表了《从造物转为谋事的思维方式:国货是“中国方案”的基础》的深度演讲。满头白发的他,不改犀利,声音和观点,在整个现场振聋发聩。小巴脑中立即浮现一句词:“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柳冠中老师
小巴整理了柳老现场的演讲,将它分享给大家。作为“中国方案”的基础,国货意味着什么?当下的国货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国货要如何打好“中国方案”的基础?设计师如何从“造物”走向“谋事”?这些提问的答案,我们一起听他说。(以下内容整理自柳冠中老师现场演讲和部分采访)
1.国货是14亿人的生活方式
丹麦人的生活水平很高,全世界排前一、二名,但是他们只有500万人。假如全世界的人都要像丹麦人那样生活,我们需要四个地球。
500万人的成功在世界上的意义有限,如果14亿人的生活改善了,那对全世界是有意义的。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方案的本质。我们的国货发展,是要让14亿人改善生活,而不只是让一部分人享受。
什么是美?在中国几乎是以多为美、大为美、奢侈为美。它们是美的一种,但绝对不是全部。现在,我们的感官刺激取代了精神反馈的艺术审美。美是你的反馈,知识是你的反馈,你本身认为什么是美,跟你的价值观有关系。美是讲场合、讲条件、讲前提的。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现在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处在什么样的竞争中。
中国14亿人口的生活方式是什么?这是我们国货需要知道的。我们今后的国货要代表中国人的发展,代表14亿人的需求,这是不变的。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一定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真正学习传统精神,而不是传统符号,不然我们会走到死胡同里面去的。
2.国货应该是现代文明,而不是“巧夺天工”
中国人崇尚“巧夺天工”,一个师父带着几个徒弟,将一个产品做得又精又好,巧夺天工。但这样的东西谁家能有?我们要让国货被国人大规模使用,而不是“慈禧”“杨贵妃”这样的几个人使用。
一个农民工,进厂三天就成熟练工。因为生产系统决定了,一个产品几十个零件、几百道工序,农民工只做其中一道工序,不知道后面的工序,但是他在这一道工序上严格按照标准做,最后能成就一件好产品,这才是现代文明,不是巧夺天工。
这意味着必须要有标准,也就是事前干预。事前干预意味着我想好了:我拿出来的东西能不能解决中国大众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中国持续发展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中国自己产权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中国真正的富强?这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设计什么?设计很复杂,比如一个杯子在工厂叫做产品,到商场叫做商品,到老百姓家里叫做用品,扔垃圾箱叫废品,所以设计要能制造、能流通、能使用、能回收。
那设计要有什么样的功夫?现在大家往往追求销售额、利润,这样的话中国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明白制造的“制”是什么,为了中国大多数人,让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1.国货不能只靠改良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为什么不强?哪儿不强?因为这个“制”是人家的,我们只是造,我们只是造得多、造得便宜了。
10年前我们到海尔调研,跟张瑞敏对话,我问了一句话,再过30年、50年,你们海尔还做冰箱、洗衣机、空调吗?张瑞敏马上反应过来了,他说别看我什么都有了,我最大的苦恼,是拿不出颠覆性的产品,未来会是什么产品?难道还要从外国引进?
大家看看,凡是给我们引进的,我们大都保持在引进、改良的水平上;凡是不给我们引进的,我们反而能做得很好,能够拿到世界上比一比。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中国人并不笨,中国人有智慧。但我们靠引进,引进以后我们脑子懒了。用创新、创造取代引进、改良,这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2.国货应该“转型”,而不是“转产”
1981年,我到德国参观奔驰生产线,每个生产线流水线工位、车间主任办公室、标准办公室、会计室都有一个黄种人。这是丰田的“三年计划”,它从1979年开始,每年派出各个岗位上的100人前往奔驰学习,三年300人。他们深入了系统的每一个细节,所以他们回去后,丰田一下子起来了。
对比我们呢?我们从晚清开始派留学,但派的都是少数的精英、专家教授,学习到的也只有知识,没有结构,没有系统。现在我们开始重视了,我们要转型。上世纪末就开始提转型,昨天做麦克风,今天做机器人,这是转型吗?这是转产,没转型。
转型是转什么?转结构、转系统、转观念。
咱们所说的设计还是以外观为主,所以在中国时尚就等于是设计。不是说不要时尚,时尚在设计这个学科里面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我们把它当做大旗。什么叫时尚?短命的叫时尚,不短命能叫做时尚吗?设计是为了短命吗?我们大家都在追求时尚,因为时尚好卖,一卖就能挣钱,所以中国讲爆品,那中国就富强了?绝对不是。
我们现在基本停留在工艺美术阶段,我们嘴边的词就是包装、美化、装饰、奢侈,我们擦了工艺社会的边,商品经济,重视广告、时尚、品牌、促销,大家想想你们说的品牌是真正的品牌吗?
3.国货不能只有“牌”没有“品”
中国的“品”怎么写的?品质、品位、品行、人品,品是什么意思?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现在我们说的是无品之牌,都是搞广告、做宣传、做发布会,真正重视品的吗?现在的品牌不是真正在做“品”,是广告做出来的。
品牌的品,分为三个“口”,三口为“品”:
第一口:是解决生理上的需求;第二口:是炫耀地位,追求科技与享受;第三口:是节制的、品鉴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要适可而止、取之有度、才能用之不竭。
我们现在讲的品牌,你想想是这个吗?做国货一定要做基础研究,要了解国人的潜在需求,你要怎么引导年轻人的消费观,你往哪儿引?
技术只是一个性能,这个性能能不能用、该不该用、怎么用?这需要设计去引导。我们提倡国货要定义消费、引领需求、创造市场,这个引领需求不是消极地、被动地跟随。
4.国货需要社会产业链
现在整个世界的口号是什么?提倡隐形冠军,不做“品牌”,它是靠技术、质量、信誉,而不是靠广告。而我们抱着时尚、奢侈品、化妆品,到处在做所谓“品牌”,你不感觉到很悲哀吗?
当下,整个世界强调的是社会产业链,不是一个企业的产业链,这才是产业创新、社会创新。而我们现在还不够明白。
1.从造物转为谋事的思维方式
所谓谋事是什么?咱们都说造物,造物的目的是什么?颠倒了,我们做事才要物,不做事要什么物啊。所以中国的话是事物,事在先,物在后,事是逻辑上的先和时间上的先。
要实现从造物走向谋事,要怎么做?要从几个层面上来讲:
①设计师层面:不是看表面的物,要看背后的事。谋事不是发财,它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设计师应该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其次,设计师不用名词思考,而用动词思考,这是设计思维的一个关键点。这里我教大家一个技巧,设计师脑海里不要有名词,尽量不要用名词思考,要用动词思考。
②企业家层面:不要光关心流水线,还要关注生产机制,建立制造业体系。
③领导层面:要通过政策、奖励、事前干预、长期合作等方式,鼓励设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2.设计要跟着需求走
设计不能光是商业说了算,不能光科技说了算,设计还要有思想,设计要跟商业、跟科技博弈的。设计,不是跟着技术走,不是跟着市场走,而是跟着真正的需求走。我们新国货的设计是什么?设计是无言的服务、无声的命令,在给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限制你,命令你,引导你的行为方式。
设计必须是能够激起我们对于单纯、和谐、美好、智慧的追求,而不能只引导人们追逐享受、奢华。我们中国的未来,中国的设计必须要走出这条路来。需求不是want,是解决need,真正的需要。
所以我们必须强调目的,这就是中国人讲的实事求是,事情弄清楚了,再组织技术、材料、造型、风格来解决问题。
设计首先要了解人,甚至于同一个人由于你的场景、时间不一样,你的需求是在变化的,这个需求是要去研究的,市场调研去问老百姓你问不出来的,你问的都是过去式,必须挖掘、洞悉到底人需要什么。
3.设计师见众生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说人的需求是不会变的,但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技术变了,我们必须创新。
艺术家见自己,科学家见天地,设计师见众生。我们的设计或者国货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会越来越好。
在柳老的身上,在更多前辈身上,我们感受到格局的宏大与思辨的力量,更感受到满满的期待与沉沉的责任。我们将顺着指引,背负责任,不断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高迪有过那些伟大的设计?
目前,比较有名的有 戴帆 (DAI FAN ) ,DESTRO建筑事务所,是当今世界顶尖的建筑设计师,为创造建筑的新视角、探索全新思想形式与建筑方式。作品的先锋性和未来派的思想引领当今设计潮流。
四、最伟大小说?
个人认为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亡史为辅线,描述了一幅幅宏大的封建王朝人生悲欢。这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文学宏著。
五、最伟大的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于1946年12月18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犹太人血统,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
代表作品:《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侏罗纪公园》、《林肯》等。
雷德利·斯科特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1937年11月30日生于英国诺萨布兰,英国导演、制作人。
代表作:《角斗士》、《决斗的人》、《末路狂花》等。
六、什么山最伟大?
如果高度是从山脚量度至峰顶,那么世界上最高的山便是夏威夷群岛的巨型火山冒纳开亚,这座山从海底隆起,高达三万多尺,只有小半冒出海面。
若从海平面量度至峰顶,最高的山峰则群集于喜马拉雅山脉。这条山脉犹如一堵巨大的屏障,横亘亚洲南部,绵延一千五百多里;其中高逾二万四千尺的山峰达三十多座,圣母峰为群峰之首,海拔二万九千零二十八尺。
南美洲的最高山峰是阿根廷的阿空加瓜峰,海拔二万二千八百三十五尺;美国阿拉斯加的麦京利峰是北美洲群山之冠,海拔二万零三百二十尺。坦桑尼亚的吉里曼加罗山是非洲最高峰,海拔一万九千三百四十尺。欧洲最高峰则是俄罗斯的艾布鲁斯峰,海拔一万八千四百八十一尺。甚至南极洲也有不少崇山峻岭,其中最高的是文森山,海拔一万六千八百六十尺。澳洲的地势平坦的多,最高峰是科修斯古峰,海拔七千三百一十尺
七、艾青最伟大的歌者?
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他是中国现、当代创作时间最长,艺术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诗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热爱人民,歌颂人民,用自己的诗篇传达出人民的心声,躬身感触时代脉搏,表现出我们伟大的时代精神,而成就一代诗坛泰斗。
八、最伟大的作品?
1、《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那是无人如何也是值得一读,小说的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背景,讲述了19世纪初期俄国贵族生活。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很值得大家一读。
2、《卡拉马佐夫兄弟》
这同样也是俄国另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这部小说可能会有一点枯燥,但是只要读进去了,那么一定是会有所收获。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愧是伟大的作家,他对于人性的解析让人叹为观止。
3、《红楼梦》
个人始终认为,这是中国古典小说最伟大的一部作品,甩别外三部名著,至少十条街都不止。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百科全书,那么《红楼梦》则是大百科全书。
4、《百年孤独》
这本书相信不用做过多的介绍,它太过于伟大了,以至于影响了当代的中国文学,现在许多的作家都受这本书的影响,例如陈忠实、莫言、余华等等,那写的东西都是有着《百年孤独》的影子。
5、《金瓶梅》
很多人只要一听到这本书,那都会有一种本身的抗拒,认为这是一本那什么书,相信只要稍稍有点文学素养的人,那都知道,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小说,它不仅仅只是描写了那个,而且还是一部劝人入世的小说。
6、《布登勃洛克一家》
托马斯.曼可能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德语作家,而且他在写这部魔山时,非常的年轻,好像记得只有26岁,试想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能够写出这么一部小说来,可见其学识有多少的渊博。
7、《追忆似水年华》
这是意识流的开山这作,整整七大卷,相信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读完,本人也是只读了前面两卷,后面的五卷实在是读不下去。虽然读不下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作者遣词造句非常有特点,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非常值得借鉴。
8、《城堡》
卡夫卡是一个天型的作家,他的很多小说,尽管他的这一部《城堡》没有写完,但是同样令人着迷。
九、母爱最伟大儿歌?
世人只有妈妈好这一首歌曲当时在九十年代的时候非常流行,这是一部电影的主题曲,电影名字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当时听到这个歌曲的时候很多人看着电影都留下了眼泪,这首歌曲在当时的大街小巷非常流行,我认为这首歌非常的好听,体现出来母爱的伟大
十、妈妈最伟大配乐?
1. "妈妈最伟大"是最伟大的配乐。2. "妈妈最伟大"这首歌曲是由宋飞作曲,袁咏仪演唱,歌词表达了人们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敬爱之情,歌曲旋律悠扬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3. 此外,"妈妈最伟大"这首歌曲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曲,广泛地传唱于世界各地,成为了表达母爱的最佳代表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