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工人 > 油漆工中山人才网

地面割缝规范要求?

273 2025-04-26 12:43

一、地面割缝规范要求?

地面割缝的规范

如果是切割缩缝,间距要控制在3-5米之间,用道路切割机即可完成,深度一般是在路面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2、如果是切割膨胀缝,那么间距要控制在20-40米之间,因为是设计在道路的中间,所以缝隙的宽度要控制在1-2公分之间。

二、地面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1、钢筋绑扎规范要求是什么?所用钢筋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均进行抽样检查,并附有复试报告,未经验收不得使用,并且做好钢筋的待检、已检待处理、合格和不合格的标识。

2、注意满足砼浇筑时的保护层要求(可采用塑料垫块)。

3、   【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4、   (2)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符合下表,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

5、预埋管、预埋线应先埋置正确、固定牢靠。

6、   (3)钢筋工程施工前须按设计图纸提出配料清单,同时满足设计要求。

7、搭设长度、弯钩等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品种、规格需要代换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妥手续。

8、   (4)所用钢筋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均进行抽样检查,并附有复试报告,未经验收不得使用,并且做好钢筋的待检、已检待处理、合格和不合格的标识。

9、   【建筑工程梁板钢筋绑扎施工一般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10、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11、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12、   4.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13、   5.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①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②梁的高度较大(≥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14、   【钢筋屈服强度】   钢筋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时的取值依据,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应力不超过屈服强度。

15、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服比,它反应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度;   伸长率表示钢材塑性变形能力。

16、刚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脆断,要求塑性良好,即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屈服强度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

17、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

18、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又有一定的塑性,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19、   不知道看了以上内容的介绍,您现在是怎样认识钢筋绑扎规范要求的。

20、希望今天的内容对您来说有所帮助

三、厂房砼地面施工规范要求?

1.当混凝土入模的时候,不可以一次性的倒入冲击模板中或者是钢筋骨架中,当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超过2米的时候,应该使用串筒进行溜管下料,另外应该注意出料管口到浇筑层的距离不可以超过1.5米。

2.混凝土搅拌好以后,一定要在五小时以内使用完毕,从而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当中出现冷缝现象。

四、车库地面切缝规范要求?

1、伸缝要贯通到底,缩缝深度不小于1/3。路面的缝有两种,伸缝和缩缝。这个规范标准,首先要熟悉缩缝及缩缝概念的。路面混凝土切缝深度具体不小于1/3路面厚度为宜,路面混凝土厚度最多也就200厚,一般割缝也就5cm。

2、当地面垫层采用的是混凝土时,还必须沿纵向和横向设置伸缩缝。根据该规范:“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12m”。

3、框架结构房屋不管哪一向超过50米的应设伸缩缝。排架结构为60米均要设置伸缩缝。

五、砼地面切割缝规范要求?

您好,砼地面切割缝的规范要求如下:

1. 切割缝宽度:一般应不小于5毫米,最大宽度视具体工程而定,在10毫米左右为宜。

2. 切割缝深度:切割深度应达到砼地面厚度的1/3至1/2,同时要确保不影响地面的承重能力。

3. 切割缝距离:切割缝的间距应根据地面的尺寸、砼的强度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间距不宜超过4米。

4. 切割缝形状:切割缝的形状应为直线状或呈现V字形,避免出现锯齿状和弯曲状。

5. 切割缝清理:切割缝应及时清理,去除切割时产生的石屑、尘土等杂物,确保地面美观整洁。

6. 切割缝密度:切割缝的密度应根据地面的使用要求、砼的强度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密度不宜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

六、地面钢筋网片规范要求?

该规范要求如下:

混凝土厚板及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筏板,当板的厚度大于2m时,除应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的纵、横方向钢筋外,尚宜在板厚度不超过1m范围内设置与版=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七、接地扁钢保护管规范要求?

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不小于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必要时采用辅助圆钢或扁钢弯成直角焊接。 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直接将扁钢本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与钢管焊接时,在钢管上的包绕焊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

八、保护帽有没有规范要求?

安全帽使用国家标准:

一、技术要求

1、帽箍可根据安全帽标识中明示的适用头围尺寸进行调整。

2、帽箍对应前额的区域应有吸汗性织物或增加吸汗带,吸汗带宽度大于或等于帽箍的宽度。

3、系带应采用软质纺织物,宽度不小于10mm的带或直径不小于5mm的绳。

4、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或引起皮肤过敏等人体伤害的材料。

5、材料耐老化性能应不低于产品标识明示的日期,正常使用的安全帽在使用期内不能料原因导致其性能低于标准要求。所有使用的材料应具有相应的预期寿命。

6、当安全帽配有附件时,应保证安全帽正常佩戴时的稳定性。安全帽应不影响安全帽的正常防护功能。

7、质量:普通安全帽不超过430g,防寒安全帽不超过600g。

8、帽壳内部尺寸:195mm~250mm;宽:170mm~220mm;高:120mm~150mm。

9、帽舌:10mm~70mm。

10、帽沿:《=70mm。

11、佩戴高度:佩戴高度应为80mm~90mm。

12、垂直间距:垂直间距应为《=50mm。

13、水平间距:5mm~20mm。

14、突出物:帽壳内侧与帽衬之间存在的空出物高度不得超过6mm,突出物应有软垫覆盖。

15、通气孔:当帽壳留有通气孔时,通气孔总面积为150mm2~450mm。

二、基本技术性能

1、冲击吸收性能,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2、耐穿刺性能,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3、不颏带的强度,下颏带发生破坏时的力值应介于150N-250N之间。

三、特殊技术性能

1、防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109Ω

2、电绝缘性能,泄漏电流不超过1.2mA.

3、侧向刚性,泄漏电流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4、阻燃性能,续燃时间不超过5s,帽壳不得烧穿。

5、耐低温性能,经低温(-20℃)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冲击力值应不超过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九、钢筋保护层规范要求?

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因部位而异,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是10mm。

  2、根据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其注: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3、混凝土保护层允许偏差值为(+8mm,-5mm)。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十、地面水平度极差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实测实量地面极差:

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在实测地面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合格标准:[0,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极差,15]mm,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以及地面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最大极差值≤20mm时,5个极差值(基准点极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